鸽子花护活化石,医者心传健康魂
(通讯员 张粤 谭海霞 张柯 吕奕宏)8月27日,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医路传承”队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乐园村,参观欧美珙桐原产地乐园博物馆。这里既是中国珙桐的故乡之一,也是欧美珙桐的原产地,实践队在此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植物活化石”科学探索与文化传承之旅。深入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路径。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了解了珙桐这一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的“前世今生”。展览通过近千张历史图片、百万字文献资料及实物标本,系统展现了珙桐——这一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孑遗物种的全貌。珙桐因花形酷似白鸽展翅,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更因1900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当地村民康远德协助下首次将其引种至欧美,成为东西方植物文化交流的经典象征。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专题展区,大家通过观察红豆杉、锥栗等一系列珍稀植物,围绕“植物活化石的药用潜力”展开热烈讨论。珍稀植物的濒危现状警示我们:每一种植物都可能是未来医学的“基因库”。珙桐的保护史,既是一部科学探索史,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文明史。
从“鸽子花”到“医者心”,康祖梅作为见证百年变迁的家族后人,她表示,如今珙桐已从深山珍木成为生态保护的象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建设,珙桐林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过去“中国鸽子树”默默无闻,如今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绿色大熊猫”,不仅美化了山林,更带动了生态旅游发展。她指出,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国家政策扶持不仅惠及乡村医疗,也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乡亲们的幸福靠山。
此次活动是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传承”队不仅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更坚定了以医学力量服务基层、守护生态与健康的信念。未来,“医路传承”队将持续开展生态医学主题调研,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