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雪含、倪琬青)
7月16日,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文化传播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同学们,迎着夏日清晨的阳光,踏入宜宾市博物馆。这次与历史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文化探索之旅,也彰显出团队在社会实践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追寻精神力量的热忱。
一、博物馆里的“长江首城”记忆
走进博物馆,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同学们沿着“长江首城”的历史轨迹慢慢游览,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片,到商周时期庄重的青铜礼器,再到秦汉的农耕工具以及明清的商贸文书,每一件文物都似一位缄默的讲述者,静静诉说着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关键城市的岁月变迁。

二、酒都深处的文化基因
在“酒都酒风——宜宾酒文化专题陈列”展区,团队成员们被古老的饮酒故事和古朴的酒器深深吸引。从展品介绍可知,宜宾的酿酒历史能追溯到秦汉时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让这里成为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大家不禁感慨,课本里“长江经济带”的概念,在此有了更鲜活的诠释,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三、探寻中注入传承活力
参观时,成员们不时停下脚步讨论,用手机记录下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还积极向宜宾当地参观者请教方言和民俗的演变、现代城市建设如何保护历史遗迹等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同学们的求知欲十分赞赏:“年轻人关注本土历史,就是在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这场博物馆之行,搭建起了古今交流的桥梁。对于“候鸟计划”的成员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充实,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在后续的实践中,他们将带着对本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继续践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