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前迟家村产业发展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2025-09-04    阅读:
    来源:烟台理工学院延路人社会实践队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成果、传承红色革命精神,近日,我们开展了以龙口市前迟家村村史馆、南庄村蜜园养殖专业合作社、任常伦革命纪念馆、王屋水库为站点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与学习,我们在历史记忆、产业发展、红色精神与民生工程中,触摸到了龙口大地的温度与力量。
一、前迟家村村史馆:触摸乡村的历史脉络
  走进前迟家村村史馆,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串联起村庄的变迁史。从过去的土坯房、农耕工具,到如今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图,馆内的展品生动展现了村民从“温饱不足”到“安居乐业”的跨越。村干部向我们介绍,村史馆不仅是记录历史的“档案馆”,更是凝聚村民情感、传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根”与“魂”,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深意。

二、南庄村蜜园养殖专业合作社:感受产业振兴的活力
  在南庄村蜜园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实地参观了现代化养蜂基地与蜂蜜加工车间。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当地已形成从蜜蜂养殖、蜂蜜提炼到电商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增收。看着忙碌的分拣包装线和直播间里热情推介产品的村民,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特色产业的蓬勃生命力——小小的蜜蜂,不仅酿出了甜蜜的蜂蜜,更酿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经”。这让我们明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激活乡村经济的关键。
三、任常伦革命纪念馆: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
  任常伦革命纪念馆内,烈士的遗物、战斗场景复原图与详实的史料,再现了抗日英雄任常伦“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讲解员讲述他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仍冲锋在前,最终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的故事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震撼。通过这次参观,我们不仅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更深刻理解了“英雄精神”的内涵——它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对家国的赤诚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成为我们心中更坚定的信念。
四、王屋水库:见证民生工程的时代价值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滋养龙口大地的王屋水库。站在堤坝上,望着碧波荡漾的水面,很难想象这座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水库,是数万建设者用肩挑手推、历时三年建成的。工作人员介绍,水库至今仍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等重要功能,惠及周边数十万人。它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凝结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让我们意识到,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与惠及民生的担当。

总结与感悟
从乡村变迁到产业振兴,从红色记忆到民生工程,每一站都让我们对“乡村振兴”“初心使命”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既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更要扎根大地、服务基层,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