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溯史铭心承薪火,青春奋进悟初心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实践团开展红色实践活动

    2025-09-05    阅读: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溯史铭心 薪火相传”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2025年7月18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溯史铭心薪火相传”实践团走进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历史回望中感悟初心使命,在精神传承中凝聚奋进力量。
  一、雨花台前忆英烈,红色精神润青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与民族情怀,是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沃土。实践团首站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在雨花台博物馆内,泛黄的史料、静默的展品将成员们带回那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让大家得以近距离触摸红色文化的精神肌理,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实践团有幸与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传策划处新媒体运行科科长高翱展开深入交流。据高科长介绍,新媒体运行科充分挖掘1519位雨花英烈的红色事迹,结合雨花台风景名胜资源,创作出一系列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优质视频内容。同时,科室积极联动南京发布、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运用创新传播手段打造热点视频与纪录片,让红色故事走进更多人视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年清明期间,雨花台烈士陵园举办的“指尖传情寄英烈”线下主题活动,共收到超1800份饱含深情的留言,成为群众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
  “红色主题活动对当代年轻人提升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青年人是红色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翱科长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希望青年人能沉下心专注做事,哪怕一生只深耕一两件事,也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更要主动接纳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把个人成长与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让信仰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高翱科长的话语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将以青春之力讲好红色故事,让雨花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真正实现“让先烈们渴望的光明,照亮今天的路”。
  二、纪念馆里铭历史,和平征程践初心
  离开雨花台烈士陵园,实践团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和平的珍贵。步入纪念馆入口,大型雕塑《逃难者群像》瞬间将成员们带回1937年的南京,雕塑中人们惊恐的神情、仓皇的姿态,生动再现了当时市民在战火中逃亡的惨烈场景,让在场成员内心深受震撼。
  走进史料陈列厅,一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遇难者遗骸见证着侵略者的残暴,日军作战地图原件还原了侵略轨迹,约翰・马吉拍摄的原始胶片则以真实影像记录下历史真相,每一件展品都如同一记警钟,提醒着人们铭记苦难、珍爱和平。
  在遇难者名单墙前,实践团成员整齐列队,驻足默哀,以此缅怀遇难同胞,表达对历史的敬畏。随后,成员们走进“三个必胜”专题展厅,这里的展品同样令人心潮澎湃:东京审判庭审记录、《波茨坦公告》签署国印章原件、中国战区受降书复刻件等,清晰呈现了国际社会对侵略罪行的正义审判;南京审判法庭复原场景、市民抗战物资捐赠簿、国际友人事迹档案等,生动印证了全民抗战的伟大历史,深刻解读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逻辑与真理力量。
  实践活动在和平公园的《和平女神》雕塑前落下帷幕。实践团成员倪梦恬表示:“此次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肩负起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守护和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红色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未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溯史铭心薪火相传”实践团将持续以红色实践为载体,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引导更多青年在红色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在青春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