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寻访淮安市山阳医派传承人殷学超教授

    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寻访淮安市山阳医派传承人殷学超教授
淮安,这座流淌着千年运河文明的古城,孕育了传承逾三百年的 山阳医派。从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到当代传人殷学超,山阳医脉跨越时空长河,以 “三焦辨证、用药轻灵” 的学术特色守护一方安康。2025 年6月23日,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走进淮安市中医院,采访淮安市山阳医派传承人殷学超教授,聆听中医传承故事。
 
专家简介
殷学超,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淮安市 “533 英才工程” 拔尖人才。他擅长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治,对老年人多种疾病合并症的管理及调理有深入研究,在内科、妇科疾病及 “乳糜尿” 等疑难病的中医药诊治方面临床经验丰富。他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 2 项,淮安市科技进步奖 2 项,获国家专利 1 项,主编内分泌学专著 1 部。
 
 
采访内容
“我的第一堂中医课,在运河边的药香里”
与山阳医派的缘分,深植于淮安这座浸润着千年医韵的古城。记得幼时随家人去运河边的中医馆,总能看到墙上悬挂的吴鞠通行医画像,长辈们常提起他在淮安码头用三焦辨证治湿热病的故事,“当年吴先生见船工多患‘暑湿’,才琢磨出‘分消走泄’的法子,用杏仁开上焦、蔻仁畅中焦、苡仁渗下焦”,这些医家轶事像运河水一样,从小浸润着我的认知。
经典验案:来自《温病条辨》的启示
多年前盛夏,我接诊一位56 岁漕运工人,其高热5天,伴胸闷腹胀、周身困重等症,舌苔白腻而厚,脉象濡数。我以三仁汤 “宣上、畅中、渗下”,加黄芩清热燥湿。3 剂后热减,5 剂后诸症消,针对淮安暑湿气候下的多发病证,精准用药,调节三焦气机,使湿去热孤。真真体现了山阳医派 “三因制宜” 理念。
 
采访感悟
以古方为舟,渡现代之河
在跟随殷学超教授的采访中,我深刻体会到山阳医派将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从经典医案的传承到代谢疾病的创新诊疗,传统智慧在当代临床中焕发新生,印证了中医流派 “守正创新” 的时代价值。我忽然明白:山阳医派的薪火,正以科技为柴,燃烧得更旺。
——23中医231班罗米书
运河边的医学温度
从吴鞠通在河下古镇坐堂,到殷教授在三甲医院坐诊,三百年光阴里,变的是问诊方式,不变的是对疾病的审慎。殷老师每日坚持做好患者的回访,这或许就是山阳医派的温度:既是古籍里的方歌,也是患者掌心的暖意。
——23中医231班袁舒畅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