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蜿蜒流淌,滋养着徽州大地,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新安医学。它不仅是中医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更是一股穿越历史烟云、生生不息的生命脉动。
今天,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青囊微光·寻脉新安小分队循着药香与艾烟,走进传承者的殿堂,触摸这份古老智慧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01. 上海神灸堂:一炷薪火温古今采访对象:汪菲菲医生上海神灸堂的灵魂,在于其独创的“太极灸法”。徽州山水的灵秀滋养了新安医学。儒家之风与道家之法,是太极灸法千年不息的源流。这份深厚的底蕴,是新安医派手中艾火承载的精准疗愈之力的古老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上海神灸堂工作人员)
太极灸法取法太极圆融之势,艾热循经导引,如春阳融冰,尤其擅长化解现代人常见的顽固性颈肩腰腿痛与虚寒诸症。汪医生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长期受肩周炎困扰的画师,因疼痛严重无法执笔,艺术创作被迫中断。在经过太极灸法系统调理一个月之后,肩部僵痛逐渐缓解,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最终重拾画笔,重返创作之路。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灸法对躯体症状的改善,更映照出传统中医在外治方面的独特智慧与实效。
(6月26日,团队成员与上海神灸堂汪菲菲女士合影留念)
“灸火易得,心法难传。”汪菲菲医生坦言传承不易。她相信中医就是能量的调和平衡,不止是药方、针灸,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都蕴含着能量,使人由伤病转向健康。
02. 同德仁堂:百草精魂入匠心采访对象:严土根医生严土根医生是墙御医胡维勤亲传弟子。踏入百年老号同德仁堂,时光仿佛在此沉淀。严土根医生对各种药材如数家珍,他耐心向队员们讲述自己少年时在药香中浸染的学艺岁月。严医生守护的不仅是店铺,更是新安医药“道地药材、遵古炮制”的金字招牌。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同德仁老字号严土根大夫)
面对时代洪流,同德仁老字号并未固步自封。药堂目前正在开发符合现代人需求的膏方、药茶,探索线上问诊,同时也为外国友人把脉看诊,将老药铺的温润关怀,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
03. 新安医学展示馆:穿越时光的回廊采访对象:黄山市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步入新安医学展示馆,一部浩瀚的新安医学史诗徐徐展开。清晰的脉络从起源、流派纷呈、名医辈出,如汪机、吴谦等,《伤寒论条辨》、《医宗金鉴》等典籍浩瀚,一直延伸至今日的传承硕果,如星河璀璨,令队员叹服。
泛黄的古籍善本承载着先贤的智慧,字迹遒劲的医案处方记录着回春妙手,斑驳的铜制药臼、精巧的脉枕仿佛仍在低语往昔的忙碌。它们是无声的证人,诉说着新安医学深厚的积淀与不朽的生命力。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采访新安医学展示馆工作人员)
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肩负着守护与传播的重任。他们通过精心策展、学术研究、社区讲座、研学活动,努力让深奥的医学知识变得可亲可感。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安医学展示馆合影留念)
04.让千年医脉,继续奔涌此次新安医脉寻访之旅,是一次对“坚守与创新”的深刻致敬。在汪菲菲指间跃动的艾火里,在严土根手下浸润的药香中,在展示馆灯光映照的千年智慧里,我们看到无数传承者以心血守护着这缕不朽的医脉。他们如同接力者,将历史的火种稳稳传递,并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点燃更明亮的火焰。
新安医学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面向未来的健康宝库。守护这份“传承之光”,需要你我的共同关注与支持。让我们成为这悠长医脉的守护者与传扬者,让新安医派的智慧清泉,继续滋养民族的健康之树,生生不息,光耀人间。
文字:王贻 侯紫涵
图片:郁思涵 陈佳瑗 王耀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