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百千万突击队丨绿愿启程筑生态,青春聚力护鹤山 ——华南理工学子开展环保宣教与文化调研

    2025-09-06    阅读: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绿愿服务队
2025年8月26日至28日,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绿愿服务队走进江门鹤山,开展为期三天的“大学生在行动”环保宣教与文化调研活动。在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鹤山分局的指导与支持下,队员们深入社区、幼儿园、企业和博物馆,通过科普课堂、实验演示、文化探访等形式,传播绿色理念,探寻侨乡文脉,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鹤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绿愿服务队在生态环境局合照。张淼 摄

一、智慧碰撞,政校联动擘画生态蓝图

绿愿服务队首站抵达江门市生态环境局鹤山分局,与分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围绕环保宣教活动细节展开深入探讨。分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从宣传内容针对性、活动形式创新性、与小朋友的互动方式等方面,为服务队量身定制“宣传锦囊”。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前期调研,提出“日常节水情景复现”“自制水过滤装置”等新颖想法,“我们要让生态宣传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成为理念的传递,让环保意识生根发芽”,队员的心声凝聚共识。

服务队与鹤山分局相关工作人员探讨方案。林韩晗 摄

二、科普润心,节水护水进社区

服务队走进凤凰社区,开展“节水、爱水、护水”主题科普活动。队员们通过PPT讲解、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向社区小朋友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现场演示的自制滤水装置,通过石子、细沙、木炭等材料层层过滤,浑浊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变得清澈,小朋友们亲手操作后兴奋地喊道:“水真的变干净了!”,节水护水的种子悄然播撒进他们的心田。

绿愿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净水实验。林韩晗 摄

三、寓教于乐,环保理念润童心

服务队走进方圆实验幼儿园,通过绘本故事、科学实验和趣味游戏等形式,为小朋友们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课。在“垃圾宝宝回家”环节,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卡通图片,教会小朋友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脏水变清水”实验中,小朋友们亲眼见证脏水经过简易过滤装置变得清澈,科学的神奇让他们惊叹不已;环保绘画活动环节,小朋友们用五彩画笔描绘心中的绿色家园,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作,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态的认知和想象。
  
绿愿服务队在幼儿园开展环保小课堂。张淼 摄

四、探访企业,绿色生产助环保

服务队前往江门市朗达锂电池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走进电池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电解液除湿、电极封装等绿色生产工艺,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对环保事业的强大推动力。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认识到环保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将环保知识传递给更多人的信念。

五、文化调研,侨乡文脉话传承

活动期间,服务队还走进鹤山市博物馆,开展文化调研。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到明清时期的农耕器具、侨批文献,队员们通过一件件展品,深入了解鹤山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在“古劳水乡”复原场景前,队员们感叹道:“水乡文化不仅是鹤山的独特符号,更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此次文化之旅,不仅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更加坚定——环保事业需要扎根于地方文化,才能焕发持久生命力。

 绿愿服务队在图书馆开展文化调研。王立 摄

结语:青春行动,共赴绿色未来

三天的“百千万突击队”活动,绿愿服务队以生动的科普宣教播撒环保理念,以深入的文化调研探寻生态智慧,以细致的企业调研学习环保技术,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队长在实践结束时表示:“环保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行动的接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形式传播绿色理念,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此次鹤山之行,不仅让环保意识在小朋友们心中生根发芽,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坚持。绿愿服务队,永远在路上!(通讯员:王立、林韩晗、庄叶游)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