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实践感悟历史:南京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镇江北固山

    2025-09-06    阅读: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 毕皓
         在南京工程学院办学110周年暨合并组建25周年之际,为充分践行学校“学以致用”的校训,强化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南京工程学院继续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月29日,一支由机械工程学院的七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奔赴镇江北固山公园,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考察与非遗传承的主题实践。
        北固山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5A级旅游景区,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更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诗意圣地”。辛弃疾曾在此咏出“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千古名句,苏轼、陆游等大家亦曾登临题咏,使北固山享有“宋词第一山”和“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如今,这里持续推动非遗进景区项目,古琴、昆曲、京剧等传统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文传承的有机融合。

(图为公园内辛弃疾的诗词展示。 毕皓 供图)
        实践团队从东吴古道起步,沿途考察了多景楼、狠石、北固楼、御碑亭、甘露寺、鲁肃墓和太史慈墓等多处历史遗迹。队员们实地辨认诗词碑刻、聆听民间故事,感受时空交错中文化的延续与变迁。陡峭的山道和斑驳的遗迹仿佛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每一步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在长江边的观景亭中,团队成员偶遇一位常年在此休憩的本地长者。老先生得知同学们此行目的后,主动为大家讲述北固山的建筑布局、历史典故乃至灯具陈设的寓意。他语言幽默、考据严谨,不仅吸引了实践队员,也引得周围游客驻足聆听。临别之际,老先生一句“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里的事情我清清楚楚”,道出了人与土地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一方百姓的深刻滋养。

(图为本地的一位老先生为调研小队讲述历史故事等。 毕皓 供图)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在始建于三国的甘露寺前合影留念,为本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他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强了文化自信,更深刻体会到“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的现实意义。大家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继续投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努力成长为有见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图为调研团队集体合影。何子恒 供图)
(通讯员:毕皓)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