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实践:南师泰院“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的红土青春律动
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的暑期实践故事正蓬勃书写。这里,是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是青春与历史对话的精神高地。

“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摄
实践开篇:奔赴红土地的青春集结
夏日的井冈山,因“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的到来更显炽热。8月16日清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指引下,团队乘坐景区观光车前往井冈山博物馆。这一趟行程,是团队实践的开篇,更是其青春与红色历史对话的起点。抵达博物馆,成员们分工有序。一部分聚焦油画,用镜头记录、讲述红色故事;一部分深耕诗词,挖掘背后的革命情怀;还有成员搜集馆内资料,在王丽娟老师与队长吴昕烨带领下,开展课题研究。10点半,拍摄任务圆满,集体留影,将团队青春身影定格在这承载历史的地方。
从博物馆出发,队伍步行至毛泽东旧居。迈进旧址,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成员们聆听讲解,了解伟人过往,让革命故事浸润心灵,在红色土地上,初尝传承的滋味。

“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摄
课题推进:基地里的思想碰撞
午后至夜晚,基地书吧成了“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实践团队的“思想阵地”。成员们回归基地,围绕课题展开研讨。剪辑素材、制作汇报PPT、撰写调研报告,各环节有序推进。大家将白天在博物馆、旧居的见闻,融入课题,尝试用青春视角,诠释革命传统的时代价值。
8月17日,实践持续深入。团队兵分两路,一队再赴井冈山博物馆,在基地老师协助下,完成未竟的油画视频拍摄;一队留守基地,专注汇报材料打磨。拍摄组同学,借由镜头,再次探寻博物馆里的红色细节;采访组走进校园,与师生交流,还特邀芦继兵同志分享,让革命故事从历史走进当下。

“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摄
这一系列行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土壤上,让南师泰院“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的暑期实践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基地作为桥梁,连接起历史与团队的青春,让红色基因,在实践的打磨中,融入团队成员的精神血脉,催生出属于新时代的红色传承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蓄青春担当的底气。

“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摄
在基地的每一天,都是“井冈新语,红途译旅”团队青春与革命传统的深度交融。他们以实践为笔,在井冈山这片红土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红色传承答卷,让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团队青春践行使命、筑牢信仰的生动注脚,期待这份青春实践,能在红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激起更澎湃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