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乡村振兴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动地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5年7月6日至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心益伴”实践团40余名青年志愿者分两路奔赴江苏淮安洪泽区东双沟镇小学、岔河镇教育中心和安徽亳州涡阳县高公中心学校,以关爱事实孤儿与乡镇儿童为基础,开展为期21天的“三航筑梦·益路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合影。陈钰 供图
团队以“教育赋能·心理护航·体育浸润”三大维度为主线,累计开设特色课程400余课时,直接服务事实孤儿与乡镇少年儿童200余人,用“南航蓝”点亮“童心红”,在江淮大地与皖北平原交出一份“五育并举”的青春答卷。
图为兰昊带同学们课间活动。陈钰 供图
教育赋能:把“三航”课堂搬进乡村教室 依托南航“三航”特色,团队将“大国重器”拆解成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C919大飞机变身“会飞的公交车”,北斗卫星化作“天空中的指南针”。实践团成员借助图文并茂的资料与精彩纷呈的视频,带领孩子们拆解机翼升力奥秘。“机翼上凸下平的奥秘,就像给空气一个向上的拥抱。”简单易懂的描述与极具冲击感的画面,恰似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探索的涟漪,激发了孩子们对航空世界的想象。
图为李佳怡上航空航天科普课。陈钰 供图
心理护航:在“树洞信箱”里种下一颗颗“安心” 实践团心理组为事实孤儿与乡镇儿童量身打造故事分享与“我的名片”等游戏,帮助他们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掌握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团队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绽放出自信的光芒,成为自己心灵的守护者。“被看见、被听懂”的瞬间,成为这个夏天最柔软的注脚。
图为心理课同学们写下自己的优缺点放进心灵信箱。管若宁 供图
体育浸润:在挥汗奔跑中雕刻“少年模样” 教室里上,实践团成员化身专业导师,用图文并茂的展示资料拆解动作要领,操场上,成员亲自示排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标准姿势。孩子们围成一圈,目光紧随成员的每一个动作,不时发出惊叹。本次课程以“学技能、强体魄、磨意志”为主题,后续还推出了趣味运动会活动,在和谐友善的运动氛围里帮助孩子们建立科学的运动习惯。
图为趣味运动会拔河项目。李清禄 供图
调研回声:把“童言童语”写进乡村振兴报告 实践期间,团队深入课堂、家庭、田间,围绕“事实孤儿与乡镇儿童科学素养与心理健康双螺旋提升”主题,开展问卷、访谈、田野观察。调研发现,64%的儿童存在学业焦虑、应对压力的方式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团队将200份“微心愿”打包带回南京,以便改进后续实践活动。
“孩子们的愿望清单,就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清单。”为此,团队同步启动两项落地措施—培养“朋辈倾听员”和设立“树洞信箱”,切实帮助乡镇儿童走出可能面临的心灵困境。
图为线上平台调研结果分析图。管若宁 供图
尾声:告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飞 实践落幕,关怀不落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心益伴”实践团下一步将以“教育赋能、心理护航、体育浸润”为长期抓手,建立“线上+线下”跟踪机制,持续为事实孤儿与乡镇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体育锻炼支持,切实把21天的实践火种延伸为一盏长明灯。“愿做星星之火,更愿成燎原之势,”我们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让更多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展翅翱翔。”
作者:毕惜虹 管若宁
指导老师:张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