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泸州盲道调查:城市“盲行”路上的那些盼与痛

    2025-08-24    阅读:
    来源:“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
泸州盲道调查:城市“盲行”路上的那些盼与痛
泰州8月20日电(通讯员 汤嘉怡)清晨,泸州的街道渐渐苏醒,视障人士陈阿姨像往常一样,手持盲杖,试图沿着盲道前往附近的菜市场。但没走多远,她就停下了脚步,因为盲道上停着一辆电瓶车,挡住了去路。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小心翼翼地绕开,心里满是对盲道能否顺畅通行的担忧。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青探无碍,道暖同行”团队对泸州多地盲道展开实地调查,展现出当地盲道建设、使用与管理的真实状况,也折射出像陈阿姨这样的视障人士“盲行”路上的盼与痛。
    从物理维度来看,泸州不同区域盲道覆盖率存在差异。某大型商城周边盲道覆盖率达95.2%,县中医院附近盲道覆盖率为96.6%,表现较好;但在建商城附近盲道覆盖率仅87.4%,湿地公园周边更是低至43.4%。这意味着在部分区域,视障人士可依托盲道出行的范围较为有限。
而盲道的破损问题,在多个区域都较为突出。在建商城附近,盲道存在多处破损、裂缝情况,破损盲道面积累计不小,紧急程度均为5,属于急需修复的状况;湿地公园周边的盲道也有大量裂缝、破损问题,同样存在较高安全隐患。这些破损的盲道,就像一个个“陷阱”,威胁着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也让他们对盲道的信任度降低。
盲道占道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某已入住小区附近,盲道被电瓶车、广告牌阻挡,抽样段占道率达15%;某商铺街附近,有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摊位占道,抽样段占道率14.2%;县中医院附近,存在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占道情况;在建商城和某大型商城周边,也有机动车、非机动车、设施等占道行为。就像陈阿姨遇到的情况一样,这些占道行为,直接压缩了视障人士的出行空间,让他们的“盲行”之路障碍重重。
从使用维度观察,由于盲道存在的破损、占道等问题,视障人士实际使用盲道的频率受到影响。不少视障人士表示,因为盲道常常“不通畅”,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家人陪同或熟悉的路线出行,对盲道的依赖程度降低。这不仅影响了盲道功能的发挥,也让视障人士的出行便利性大打折扣。
在管理维度上,相关情况也有待优化。以在建商城周边为例,其盲道维护响应需48小时,未达到≤24小时的标准要求,合规性不达标。这意味着当盲道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修复,进一步加剧了盲道使用的困境。同时,关于盲道问题的市民投诉渠道,也存在宣传不足等情况,导致市民参与盲道管理监督的力度不够。
盲道是城市无障碍设施的重要一环,关乎视障人士的出行权益和城市的文明形象。针对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盲道的日常维护与巡查,建立更高效的修复机制,及时处理破损、占道等问题,让陈阿姨们能安心走在盲道上。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盲道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大家自觉爱护盲道,不随意占用。再者,需进一步畅通市民投诉渠道,鼓励市民参与到盲道管理中来,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此外,在盲道的规划和建设上,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和人性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布局盲道,提升盲道的覆盖率和实用性。
泸州这座城市,正以蓬勃的姿态发展,相信通过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不断完善,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每一位视障人士都能在“盲行”路上,感受到便利与尊重,真正实现城市出行的“无碍”之美。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