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非遗工艺焕发新生机:大学生实践团队探访景宁大均乡“两山绿曲酒”传承之路

    2025-08-26    阅读:
    来源:量行浙里
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大均乡的青山绿水间,一项独具特色的酿酒技艺正焕发新的生机。2025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大均乡,深入探访“两山绿曲酒”的制作工艺与创新发展,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融合的独特魅力。

匠心酿造:畲乡特色的酿酒技艺 “两山绿曲酒”又名“畲玖”金果绿,产自中国畲乡之窗国家4A级景区大均古街核心区。实践团队走进景宁绿曲酒酒坊,见证了这项特色酿酒技艺的精妙之处。酒坊由传统建筑改造而成,既保留了畲乡建筑风貌,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

据介绍,“两山绿曲酒”需用深山天然黄荆叶、绿豆腐树、大米在自然环境中发酵成面呈绿色的酒曲,再经多道工序循古酿造而成。其酿造难度大、取材独特且要求颇高,整个制作过程绿色环保,全无能耗产生。酿成后的酒体金黄,色泽清亮,氤氲着淡淡芳香,入喉微甜爽口,入腹回甜明显,可谓“色、香、味”俱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酒制作原料中的水源取自马仙事姑尽孝以伞代舟而渡之地,寓意饮水思孝。外包装盒取景浮伞渡,并配以马仙人物插画,表达了畲族儿女对纯孝古风的传承之志。

创新发展: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这项特色酿酒技艺正通过创新实践实现新发展:首先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在保留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确保产品品质;其次是将畲族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最后是构建“前店后坊”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

酒坊先后获得丽水市首批非遗工坊、丽水市首批特色小作坊、景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等荣誉。通过建立展示展销中心,打造了集参观、体验、品鉴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让游客能亲身感受酿酒技艺的魅力。

产品包装设计独具匠心。外包装盒以浮伞渡为背景,配以马仙人物插画,将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完美融合。这种文化赋能让产品实现了从普通酒饮到文化载体的跃升。目前,"两山绿曲酒"系列已开发出酒精度22%的原酿、15%的黄精酒以及10%的玫瑰花酒饮等多款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两山绿曲酒”的发展为大均乡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作为一款适合日常饮用的酒饮和被女性青睐的养生酒,它既有高雅品鉴价值,又能满足日常饮用需求,是名副其实的“高颜低碳”畲族佳酿。

酒坊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其产品不仅是孝敬长辈、赠送亲友的佳品,更成为传播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实践团队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这项特色酿酒技艺的保护与创新,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更激活了乡村产业。

大均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挖“两山绿曲酒”的文化内涵,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项特色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调研启示: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考 此次调研表明,传统工艺的活化利用需要立足本土特色,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衡。“两山绿曲酒”的实践展示了一条可行路径:以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以现代理念提升传统工艺,以产业创新延续文化生命。这种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实践样本。

通过深入调研,实践团队总结出“两山绿曲酒”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

首先是对文化根脉的坚守。从原料选择到工艺传承,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其次是创新发展的勇气。不囿于传统,大胆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营销方式。最后是系统推进的智慧。构建起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