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坨湿地:生态文明的日常守护 2025年7月15日至17日,连续三日,志愿者们在塔坨湿地公园开展文明劝导服务。志愿者陆美多的工作集中在栈道沿线与生态敏感区域,主要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
期间,陆美多重点关注游客是否踩踏草坪、随意丢弃垃圾、惊扰野生动物或在禁入区域逗留。发现此类情况时,及时上前以平和语气提醒,结合湿地生态保护的基础常识,说明相关行为对植被、水体及生物栖息环境的影响,引导游客自觉遵守园区规定。
每日从清晨到傍晚,在固定区域与流动巡查中交替,确保覆盖主要游览路线。通过持续的关注与适时的介入,减少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让游客与湿地生态的互动更趋和谐。
红岩小区:助力银发群体融入数字生活 8月上午,志愿者陆美多在红岩小区参与老年信息采集志愿服务。工作内容聚焦协助老年群体完成电子信息的录入与核验。
过程中,主要负责指导老人提供身份证等材料,操作设备完成扫描、人脸比对等流程。针对老人对电子设备不熟悉的情况,将操作步骤拆解为简单易懂的语言,逐一讲解演示;对信息填写有误或操作受阻的情况,及时协助核对修正。
同时,记录老人们提出的疑问,如信息用途、后续修改方式等,现场予以清晰解答,并提供书面指引。通过耐心协助,确保每位老人顺利完成信息采集,降低他们在数字操作中的障碍感。
大寨子公园:路口交通秩序的现场引导 8月,陆美多在大寨子公园附近的十字路口承担交通文明劝导工作,时长2小时,覆盖早晚高峰时段。
陆美多的岗位位于斑马线一侧,主要关注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状态。在信号灯交替时,对即将闯红灯的行人、越线等待的非机动车进行提醒,通过手势与简洁语言引导其遵守交通规则,在安全区域等待或通行。
针对路口易出现的聚集抢行、低头看手机忽视信号灯等情况,保持持续关注并及时干预,避免因疏忽引发秩序混乱。整个过程以规范行为、提示风险为核心,不涉及复杂说教,仅通过及时提醒,助力路口交通保持有序状态。
三个志愿活动虽场景各异,但均以“现场介入、适度引导”为核心。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只是在特定场景中,以专业、平和的方式履行职责,让生态保护、适老服务、交通秩序等日常事务,因细微的参与而更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