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水韵藏旧物,乡俗忆流年

    2025-08-28    阅读:
    来源:新疆理工学院
在山东滨州三河湖的老院子里,我们这些老物件正攒着劲儿,要把藏了半辈子的故事说给你听——
 
【老石臼:我磨碎的不是药,是岁月的温软】
 
我是那方老石臼,圆鼓鼓的身子上,纹路里嵌着时光的沙。用完来捣菜花是一项传承已久的传统技艺,在乡村振兴之际,村民就是以我为载体将传统农耕智慧融入现代生产:手工研磨的韭花酱保留着石臼舂捣的醇厚风味,让老手艺焕发新生。

【雕花方桌:我托着的不是碗,是家庭的温暖】
 
我是一张老方桌,不知在岁月里走过多少年头。曾摆在大户人家厅堂,看主人们谈天说地、宾客往来,雕花栏板映着烛光,记着家长里短、喜乐忧愁。后来历经变迁,换过不同住处,漆面渐褪、边角磨损,可那些承载的往昔,仍藏在木纹里。
 
【连环画:我们藏的不是画,是代际的星火】
 
我们是墙上的连环画方阵,《霍元甲》的拳脚还在纸页里生风,《大地恩情》的泪还泡着旧年的墨。孩子总爱把我们翻得卷边:檐下的晌午,蝉鸣裹着“霍元甲打擂台”的惊叫;油灯下,娘给娃讲“大地恩情”的叹息。
 
我们装着年轻的梦,让庄稼汉的娃也敢想江湖和远方;更把代际的目光串成线——爷爷摸过的封面,孙子也会盯着发呆。你看,文化的星火从没收起光芒,它就在三河湖的风里传了一代又一代,把“根”的故事,悄悄种进了每个孩子眼里。
 
我们是乡土的掌纹:石臼的包浆是掌纹里的茧,方桌的雕花是掌纹里的褶,连环画的卷边是掌纹里的纹路。不管走多远,只要摸到我们,就知道故乡的暖早刻进了骨血。
社会实践推荐
  • 用绘本点亮童心,让书香浸润成长
  • 8月17日,苏州图书馆北馆少儿分馆内,阳光与墨香交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此举办公益读书交流会,
  • 08-28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