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连京津,以行践知播新绿。为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助力京津冀协同治水与环保理念普及,河海大学“碧水阡陌”环保科普小分队以天津、北京为实践阵地,开展了涵盖河流水质监测、社区节水宣讲等系列暑期活动,用青年智慧探寻跨区域水生态保护路径,以科普行动唤醒两地民众环保自觉,在穿梭京津城乡、守护碧水清波的实践中,书写大学生助力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青春答卷。
社区宣讲:绿色科普入万家 走进天津浦口道社区等地,小分队以“红马甲+科普册”开启环保对话。围绕节水护水、垃圾分类,队员们用通俗讲解、趣味案例,向居民传递生态知识。自制海报张贴、互动问答环节,让环保理念融入日常。从老人到孩童,大家围听宣讲、交流感悟,“原来环保就在身边!”居民的认可,成为队员们深耕科普的动力,推动绿色意识在社区蔓延。
河道实践:青春护水守清波 在天津海河边,小分队成员化身“护水卫士”。手持工具清理河岸垃圾,俯身采集水样监测水质,用实际行动改善水环境。大家分工清理河岸垃圾,规范采集不同河段水样,与市民交流河道环境变化,既见证治理成效,也记录待改进问题。汗水浸湿队服,却让青春身影与清澈水波相映,以实干守护双城水脉。
企业交流:行业洞察拓思路 除了解天津社区及河道环保情况外,小分队成员还来到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过程中,企业负责人详细回溯发展历程并分享了资质建设、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企业员工担任大学校外导师,既为学生提供实操平台,也借高校智力助推技术创新;从水保方案编制到海洋生态修复,从传统业务到数字生态布局,企业以资质为基、创新为翼,在水利环保赛道持续进阶,其参与制定黄河流域用水标准等成果,彰显行业影响力。
行业研讨:直面挑战谋破局 林淼公司水利部长剖析道:在水利环保领域,我国面临水资源先天禀赋导致的难题,包括人均水平低、南北分布不均和时间上的集中格局;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影响河道生态和防洪抗旱调度;污染与生态退化叠加响应显著,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交织,加上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需求考虑不足,导致水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加剧了上述问题。
谈及破局方法,他强调: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核心在于从规划源头树立生态工程理念。工程设计中优先保留河流自然形态,采用生态护岸代替硬质护岸、建设渔道保证生物通道;运行阶段通过动态调度保障下游生态流量。关键措施包括建立生态优先评估体系,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辅助技术,实现工程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
知行合一:青春答卷绘新篇 从社区宣讲,河道实践到企业交流,“碧水阡陌”小分队以“知行合一”诠释环保担当。队员们用行动证明,青春力量可化作护水画笔,绘就京津生态保护新画卷。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让环保科普走得更深、更远,为京津水生态保护注入持久青春动能,让“碧水长流、阡陌皆绿”的愿景逐步照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