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新乡之耆影寻踪社会调查实践团走进洋浦公园,围绕城市发展变化展开深入采访,从居民视角挖掘城市在交通、建筑、文化等多领域的蜕变故事。
交通升级惠及民生,居民出行更便捷高效
小队成员采访刘爷爷中 耆影寻踪小队
采访中,刘爷爷(化名)对交通领域的变化赞不绝口。随着快速路网络持续完善,世纪大街等多条快速路贯通后,跨区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早晚高峰拥堵状况明显缓解;同康路等断头路的打通,让小区周边交通微循环更畅通,居民告别了“绕远路”的烦恼。目前,已运营的轻轨3号线深受青睐,正在建设的地铁新线路,更让市民充满期待。“现在出门路好走了,无论是开车还是等地铁,都比以前方便太多。”刘爷爷的真切感受,道出了长春交通升级带来的民生红利。
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公园绿意盎然暖民心
小队成员与王先生的合影 耆影寻踪小队
交通便捷度提升的同时,长春的生态环境也在悄然焕新。王先生(化名)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感触颇深,公园与小区的绿化升级成为大家口中的“幸福亮点”。他提到,如今的公园早已不是简单的休闲场地,花草树木品种更丰富,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漫步其中满目葱茏,空气也格外清新。“以前公园设施旧、绿植少,现在不一样了,新增了不少景观树和草坪,还有专门的休憩小广场,我每天早晚都得来逛一圈,锻炼、聊天,心情特别舒畅。”常去公园散步的王先生笑着说。王先生的感受,也道出了周边居民对城市绿化升级带来的“绿色幸福感”的共同认可。
发展不忘“夕阳红”,暖心设施让老年人乐享生活
小队成员采访吴阿姨中 耆影寻踪小队
城市发展浪潮中,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也被悉心关照。吴阿姨(化名)对长春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感触深刻,城市在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中焕发活力,更在推陈出新的进程里始终牵挂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如今,城市里专为老年人打造的便利设施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了无障碍坡道、休息座椅,方便老人出行休憩;社区里建起了日间照料中心,配备健康监测设备和文娱活动室,老人们可在此下棋、健身、参加兴趣班;公园内也新增适老化健身器材和遮阳休息区,让日常散步锻炼更舒适。“城市越来越新,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方便舒心,这些暖心的设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被惦记着,日子过得开心又踏实。”阿姨的话语,道出了长春在发展中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暖。
发展迅猛获点赞,市民满怀期许盼未来
小队成员与田大爷的合影 耆影寻踪小队
谈及长春近年来的发展,田大爷(化名)赞不绝口,这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倍感自豪。“看着城市一天天变样,作为老长春人,心里别提多骄傲了!”谈及对未来的期许,大爷表示,希望长春能继续发展下去,交通更通畅,环境更宜居,让老年人能在越来越好的城市里安享晚年,也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把长春建设得更有活力。这份朴实的期盼,道出了老年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深深眷恋与美好向往。
实践感悟:触摸城市脉搏,锚定青春担当
小队在洋浦公园前的合影 耆影寻踪小队
穿梭于洋浦公园的采访途中,实践小队真切触摸到长春发展的强劲脉搏。从交通网络织就的便捷生活网,到生态绿化晕染的诗意栖居地,从守护“夕阳红”的暖心设施,到市民对城市未来的热切期许,每一个故事、每一句心声,都让小队成员看到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力量,也读懂民生温度如何融入发展肌理。
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采访过程中受访者提到的儿童设施短板问题更让小队成员意识到城市进阶之路仍有探索空间。身为大学生实践团,这次探访不仅是见证发展,更是锚定青春担当——小队既为长春的蜕变喝彩,也愿化作城市发展的关注者、建议者,用调研视角发现问题,以青春思考汇聚微光,期待未来能以所学助力城市补短板、增活力,让长春的每一步前行,都能听见更多群体的欢呼,看见更具韧性的成长,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老工业城市的崭新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