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月份,广西师范大学童行职梦团队在广西岑溪市、桂林市漓江社区及玉林市城西街道福利院等地,组织开展了以“绿色环保,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宣讲活动。团队创新采用“线下定点宣讲+线上灵活授课”双轨模式,通过现场互动与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互补,系统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有效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活动总参与人数逾百人次,线上线下反响热烈。
8月1日,系列活动首站于岑溪市启动。团队以“绿动岑溪,青力同行”为主题,结合岑溪市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水体治理、护河行动等实践经验。宣讲内容不仅涵盖环保政策解读,还扩展至常见环境污染类型(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及其对生态与健康的危害,增强了居民对环保问题的全面认知。针对未能到场的居民,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同步开展线上宣讲,有效扩大了活动覆盖面。
图为团队安排线上会议授课
随后,团队转至桂林市漓江社区,连续开展“漓江清清,我来守护”和“低碳生活,绿色未来”两场主题宣讲。团队从漓江生态保护现状出发,系统阐述低碳生活的实践路径,包括节能家电使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方面,并引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等环保名词,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环保概念。此外,团队特别设计了“七天环保小任务”计划,鼓励居民从“光盘行动”“步行买菜”等日常行为切入,切实参与环保实践。线上环节设置了灵活时段的答疑与内容复讲,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深度与积极性。
图为童行职梦团队在社区进行宣讲。
图为童行职梦团队进行线低碳生活线上宣讲。
接下来,团队在玉林市城西街道福利院面向儿童举办环保专场活动。通过趣味讲解、图文展示和互动游戏,团队成员系统介绍了绿色低碳基本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环保的兴趣。同日,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题线上宣讲,系统讲解分类意义、标准及操作要点,并分享了电子版分类指南,方便居民长期参考。
图为童行职梦团队为福利院孩子们授课。周妍双供图
最后,团队以“垃圾去哪儿了”为主题开展收官宣讲。现场通过道具模型演示分类流程,并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强化居民分类意识。许多参与者会后自发带走宣传材料,并表示将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实践所学内容。
整体系列活动紧密依托广西本土生态实例,将宏观政策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双线推进的模式,有效扩大了受众范围,增强了参与灵活性,推动了居民由“知”到“行”的转变。童行职梦团队以系统扎实的内容设计和创新传播形式,为多地环保理念普及注入了新活力,发挥了良好的社会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