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暑气渐消,微风送爽。塔里木大学“绽放石榴之花,点亮未来之光”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身着醒目的红色马甲,带着对民族团结事业的热忱与担当,走进洁丽雅毛巾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场以“共促民族团结,同绘和谐画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此温情启幕。
活动现场,色彩与欢笑交织,暖意满溢每个角落。绘画区的课桌上,一张张印有石榴轮廓的画纸静静铺开,等待孩子们用创意赋予生机。汉族男孩小宇穿着蓝色T恤,正握着橘红色画笔,小心翼翼地为石榴籽填充色彩,每一笔都透着认真;身旁的维吾尔族男孩阿卜杜热合曼则手持深绿色画笔,专注地勾勒石榴叶片的纹路,眼神里满是对创作的热爱。志愿者李同学轻轻俯身,耐心地为两个孩子调整画笔角度,笑着建议:“咱们可以在叶片边缘加一点黄色,就像阳光洒在上面,会更漂亮哦!”孩子们眼前一亮,立刻拿起黄色画笔尝试,不多时,画中的石榴便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缀满了“星光”般的光彩。阳光透过窗棂,在三人交叠的身影上洒下斑驳的暖光斑,清脆的笑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为现场最动人的旋律。
民族文化展示区同样人气高涨,成为孩子们探索多元文化的“小天地”。绚丽夺目的艾德莱斯绸铺开在展板上,独特的纹样诉说着维吾尔族的文化密码;精致小巧的冬不拉静静陈列,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哈萨克族的游牧故事;寓意吉祥的回族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志愿者王同学指着一幅柯尔克孜族刺绣作品,向围拢过来的孩子们讲解:“大家看,这些刺绣图案里有草原、羊群,还有盛开的花朵,每一个图案都藏着柯尔克孜族同胞对生活的热爱,就像我们刚才画的石榴一样,都裹着满满的温暖心意。”孩子们好奇地伸出小手轻轻触摸展板,眼神里满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向往与喜爱。

趣味问答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小朋友们,谁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呀?”志愿者的问题刚一抛出,穿粉色连衣裙的小姑娘朵朵便立刻举起小手,蹦跳着回答:“我知道!是56个民族!”当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石榴形状糖果时,朵朵笑得眉眼弯弯,甜美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那大家再想想,各民族同胞要像什么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呢?”志愿者紧接着问道。阿卜杜热合曼高高举起手,大声回应:“像石榴籽一样!”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阵阵掌声,知识在互动中传递,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活动接近尾声时,社区负责人张主任感慨道:“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让大家在欢笑中交流、在互动中走近彼此,真正让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了日常生活。”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也深有感触,队员崔婧馨说:“以前总觉得‘民族团结’是一句宏大的口号,直到今天看到孩子们一起画画、一起探索民族文化,感受到这些温暖的瞬间,才明白它其实是可触可感的温度,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陪伴与交流。”

夕阳西下,为这场温馨的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孩子们挥舞着自己创作的石榴画,依依不舍地向志愿者们告别。此刻,没有人怀疑,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将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而这场活动中收获的温暖与成长,也将化作一束束微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让“各民族紧紧相拥”的美好愿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变得愈发清晰、愈发明亮,让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开遍中华大地,红得热烈,甜得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