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光影鉴史,烛照未来 —— “红迹寻光队”线上观影,铭记苦难砥砺前行

    2025-09-04    阅读:
    来源: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光寻迹队
“当银幕亮起,历史的血泪便撕裂时空奔涌而至。” 2025年暑期,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红迹寻光队”实践调研团继红色经典品读后,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再启震撼心灵的“光影鉴史”之旅。团队成员齐聚云端,共同观看历史题材影片《拉贝日记》,在光影交织中回望那段不容忘却的民族苦难史,于悲怆与反思中汲取奋进力量。
 
一、血色记忆:镜头下的历史真相

影片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的视角,撕开1937年南京城的至暗时刻。队员们凝视着银幕上满目疮痍的金陵古城、国际安全区内的绝望求生,更见证拉贝等人以血肉之躯筑起的人道丰碑。当三十万同胞的哀嚎穿透时空,会议室聊天区涌动着无声的誓言:“历史不容篡改,真相必须捍卫!” 这一刻,教科书中的文字化作锥心之痛,直击灵魂深处。
 
 
 
二、思辨交锋:多维视角的当代回响​​
观影后的研讨环节迸发思想火花:
拉贝的“他者视角”让团队深刻体悟,南京大屠杀不仅是民族之殇,更是人类文明之耻。如民勤县观众所言:“维护真相是捍卫人类良知的基石”,青年当以全球视野守护人类共同记忆。
安全区飘扬的纳粹旗与救赎生命的壮举形成尖锐对比。观影后队员纷纷感慨:“最黑暗处的人性光芒,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种。”​
“控制系统失稳会导致灾难,而国家的失控代价是三十万生命!” 这次观影激励我们将历史教训锚定专业责任,控制学科青年必须筑牢技术防线,守护国土安宁!
 
 
三、行动转化:从悲怆到力量的升华​

观影带来的冲击,远非泪水可以冲刷干净。那银幕上的血色记忆,如同沉重的铅块,坠入队内每位成员的心湖,激起层层悲怆与愤怒的涟漪。然而,这沉重的情绪并未将我们压垮,反而在灵魂深处点燃了一簇不灭的火种。
我们震撼于历史真相的残酷力量。拉贝的镜头与日记,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穿透时空的控诉书,将南京城的至暗时刻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三十万同胞的苦难,国际友人的义举,侵略者的暴行……这些画面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烙印在脑海、刺痛心灵的鲜活记忆。它让我们无比清醒:遗忘即是对历史的二次背叛。我们也折服于人性光辉的永恒价值。在最深的绝望里,拉贝、魏特琳等人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区”,那微弱的烛光却映照出人性最璀璨的高贵。这份跨越国界、超越种族的人道主义精神,像黑暗中的灯塔,让我们深刻领悟:守护生命的尊严,是人类文明最坚实的基石,也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不竭源泉。​
 
观影活动结束后,每个人心中都认识到了时代责任的千钧之重。历史的惨痛教训如洪钟大吕,震聋发聩:“落后就要挨打”绝非虚言。作为身处和平年代、手握科技力量的控制学子,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切地感受到肩上担子的分量。那段血泪史,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何以学习、为何奋斗的终极答案——以科技之剑,铸和平之盾,护佑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繁荣这份沉甸甸的感悟,已化作我们心中最坚定的信仰与最深沉的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