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杏林薪传小队探访扶阳流派传承人陈贵喜医生

    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杏林薪传小队探访扶阳流派传承人陈贵喜医生
为探寻中医流派脉络,传承流派特色技艺,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薪火实践团”第12小队于6月29日有幸来到马鞍山雨山中医馆,对话中医扶阳流派传承人陈贵喜医生,聆听流派技艺传承故事,挖掘中医扶阳流派在理论、治疗上的独特精髓与时代精神。

导语
中医扶阳流派又称“火神派”,近年来在业界备受关注。据陈贵喜医生向我们介绍,扶阳流派的核心在于“阳主阴从,温扶肾阳”,强调通过温阳散寒改善人体正气。在脉诊方面,扶阳流派重视“沉、迟、细”等阳虚脉象,尤其关注尺脉反映的肾阳情况。为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陈医生现场向大家示范诊脉手法,并细致讲解如何通过脉象判断阳气虚实。
 
临床解答

“善用温热,重用附子”是扶阳流派最显著的临床特色,同学们围绕附子的毒性与应用提出自己的疑惑,得到了陈贵喜医生的详细解答。附子虽有毒性,但通过合理配伍、炮制及剂量把握,便可发挥回阳救逆的功效,因此被誉为“扶阳第一要药”,广泛应用于各种阳虚阴寒症候。在聆听实际临床案例的过程中,大家对于附子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有了更深的了解。
 
交流分享
 
陈医生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许多令他印象深刻的病案,结合多个医案的分析,向大家讲解了扶阳流派和其他流派的异同。大家在整理记录的同时,不时向陈医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深深认识到扶阳流派在临床中的显著疗效。
结语
在采访的最后,陈贵喜医生针对青年学生学习扶阳流派理论提出建议:“学习需扎实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避免盲目用阳药,重视临床实践,从患者反应积累经验”,同时要“尊重各派学术观点,融会贯通”。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