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孟河薪传队对话兰陵程氏针灸传承人周凌云

    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孟河薪传队对话兰陵程氏针灸传承人周凌云
针传百年 脉承古今
—兰陵程氏针灸传承访谈
 
延陵旧郡,齐梁故里,孟河医派,誉满杏林。“兰陵程氏针灸”自清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已六代,逾两百年历史,是常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源头可追溯至清朝,鼻祖永庚公自幼于安徽研习岐黄之术,师承家学,因太平天国战乱迁居常武地区(古称兰陵),在现今的西下塘开诊行医,以精湛针术闻名乡里,开创了程氏针灸的先河。
2025年8月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孟河薪传队”走进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采访了孟河医派兰陵程氏针灸第六代传承人周凌云医生。通过与周医生的深度对话,队员们全面了解到了兰陵程氏针灸的传承脉络与学术精髓。
 
01. 专家简介

周凌云
副主任中医师、针灸科副主任,擅长针药结合、针刀、埋线、浮针等疗法,治疗面瘫、颈肩腰腿痛、腱鞘炎、网球肘、单纯性肥胖、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失眠、头痛、眩晕、胃肠功能紊乱、耳鸣等病症。
 
02. 采访精华

Q1.目前流派的传承是如何形成的?流派特色有哪些?
程金和家族自第二代起在长谷及上海行医,第三代程培莲于1956年与他人共创中医联合诊所,奠定了常州中医院的基础,开创了现代针灸科。第四代程子俊承上启下,将祖传技艺与现代教学结合,成为国家级名老中医指导老师。第五代运用现代科研手段验证手法有效性,广泛应用于临床。第六代则通过院校教育、师徒传授及现代技术融合等多种方式传承。尽管面临史料缺失与溯源困难,但年轻人对中医兴趣浓厚,可通过展示疗效与实践应用激发其兴趣,确保流派持续发展。
Q2.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传承?不同方式各有什么优势或挑战?现代传承的诊疗技术相比传统是否有创新或调整?
关于传承,一方面是祖传及师徒传承等传统方式;另一方面,1956年后打破了家族和氏族传承的局限,通过收徒,接收南中医或科室的学生、进修生,依托常州中医院以程氏针灸为主体进行教学,同时带教传媒班见习生、实习生及研究生、规培生,还通过讲座、培训、开班授课等方式推广技艺。近30年来,依托常州中医院,从程子俊老专家开始,就融入了现代化技术。比如特色的第三掌骨治疗颈椎病疗法,通过解剖基础和影像使其细节影像化,与现代技术结合;近年来还将传统针灸手法与AI技术、诊断技术结合,融入诊疗和教学中,同时通过现代医学科研项目验证疗效,如对“通脱法”治疗面瘫做临床对照研究。
Q3.当前流派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流派流传两百多年,历经国家历史变迁,从家族事业发展为现代化医院的针灸科室,过程中变化诸多。前几代传承人的纸质书籍、经验总结等资料流失较多,部分传承人在国外或其他省市,导致溯源存在困难,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完善对流派的认识。
Q4.目前年轻人对流派传承的兴趣如何?针对年轻一代,您建议如何培养他们对传统中医流派的兴趣和信任?
年轻人看到针灸的显著疗效后,会对其原理产生兴趣。我们可通过传统师带徒、讲课、跟诊等方式,传授传统技艺和治病理念。更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将理论和实践运用到生活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对传统中医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和运用。
Q5.您觉得在年轻一代传承人培养中,最注重哪些能力?
培养年轻传承人,首先需要注重中医基本功,包括理论知识和针刺、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的临床能力,需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应用于临床的程度。
 
03. 结语
本次专访围绕流派传承脉络、特色技艺、传承方式、创新实践及发展困境等核心问题展开,不仅为兰陵程氏针灸的传承故事留下了鲜活记录,更搭建了传统中医与大众沟通的桥梁。传承人关于“公益诊疗增信任、校园科普植根基”的建议,为推广传统中医文化提供了实践思路,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医学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守正创新”“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守。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