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赋能绿色出行!山东理工大学 “绿色轨迹” 实践团深耕济南地铁调研,绘就便民交通新图景

    2025-09-05    阅读:
    来源:刘佳蕊
  盛夏七月,泉城济南的地铁网络间,活跃着一支青春身影——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绿色轨迹”社会实践团。14名青年学子以“探寻绿色出行密码,助力城市交通升级”为使命,历时14天深入济南地铁46个站点,用脚步丈量服务细节,用专业凝聚实践智慧,在沉浸式调研中感受城市交通的民生温度,为济南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团秉持“细致入微、求真务实”的调研态度,化身“地铁观察员”,从老城区的济泺路站到东部新城的彭家庄站,从枢纽型的济南西站到社区型的孟家庄站,全方位覆盖不同功能、不同区域的地铁站点。
  在王府庄站,成员们为换乘指引的“精准度”点赞——清晰的线路标识、地面荧光箭头从出入口延伸至站台,即便是初次到访的师生也能快速辨路,“从1号线换乘2号线仅用3分钟,完全不用绕路!”这样的高效体验,成为团队调研笔记里的高频好评。
  在机场南站,“空铁联运”的便捷与人文关怀的温暖让成员们印象深刻。出站即见的航站楼指引、“书香地铁”服务区的舒适座椅、“绿丝带乘机”专属协助服务,甚至车厢连接处的Type-C与USB双接口充电口,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作为交通与车辆工程专业的学子,实践团不仅聚焦站点服务细节,更从专业视角探索“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优化路径。在丁家庄站,“地铁+公交”的无缝衔接让成员们眼前一亮——B口外200米内覆盖16条公交线路,201路微循环公交更是直连保障房片区,“从小区出门到地铁进站,全程不用多走一步冤枉路”,周边居民的反馈,印证了接驳体系的便民实效。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绿色轨迹”实践团以青春之名,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从课堂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学子们既感受到济南市委、市政府在公共交通建设中“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并重的治理理念,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赋能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完善调研成果,为济南地铁绘就更便捷、更绿色、更温暖的出行图景贡献力量,让青春之花在服务民生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