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 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走进淮安市清浦开明中学开展宣讲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 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走进淮安市清浦开明中学开展宣讲
引言:
一缕药香,穿越千年时光;一颗初心,点燃传承之火。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淮安本土中医药瑰宝——山阳医派,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怀揣着对中医药文化的热忱与探索精神,于2025年6月29日走进淮安市清浦开明中学,为两个班级的中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沉浸式的山阳医派宣讲与中医药文化体验课。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让古老医学智慧在青年学生的心田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溯源明珠:山阳医派的前世今生
宣讲伊始,山阳医光队队员以《走近文化·山阳医派》篇章为引,带领浦开学子缓缓走进山阳医派的历史长廊。山阳医派肇始于汉代,勃兴于明末清初,以注重实践、用药精炼、擅长温病、顾护脾胃为鲜明特色。其杰出代表、清代温病学大家吴鞠通亲历大疫,著就中医里程碑之作《温病条辨》,系统攻克温热病治疗难题。吴鞠通医术精妙,基于《伤寒论》创新性地提出三焦辨证理论,主张“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他秉持“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的严谨态度,被尊为“温病大家”和山阳医派奠基人。山阳医派不仅是珍贵的中医药遗产,更是淮安璀璨的文化名片与精神财富。
智慧启迪:中医文化的生活哲学
宣讲并未止步于山阳医派历史与医术。队员们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释了山阳医派所承载的中医生活智慧与健康哲学,让古老的地域医学焕发出现代光彩:
1.“治未病”理念的山阳实践:山阳医派先贤尤为重视未病先防。针对江淮地区湿气偏重的气候特点,山阳医派强调健脾化湿、顺应节气调整起居,将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养生之道融入地域化预防体系。
2.“天人相应”思想的地域诠释:医派先哲深谙本地四季分明、物产丰饶的特性,总结出顺应江淮流域四时变化的养生之道:春生着重疏肝理气以应升发,夏长强调清暑利湿以护脾胃,秋收注重养阴润燥以益肺金,冬藏则主温补肾阳以蓄精气,其养生建议极具地方特色与实用性。
趣味互动:指尖上的中医魅力
为破除中医知识壁垒,让古老智慧“活”起来,山阳医光队精心准备了互动沉浸式体验环节。
1.“识百草,嗅药香”:山阳医光队为浦开学子分发中药标本,打造课堂“中药园”。队员们组织学生组合《温病条辨》经典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药材,认识药物配伍。同学们通过辨识药材形态、品鉴药味,并在小组讨论中提问,直观感受中药魅力,逐渐拉近与传统医药文化的距离。
2.“探脉象,习四诊”:望闻问切——这些曾在影视剧或书本中邂逅的中医诊法,如今被队员们带到了同学们身边。在队员们的悉心指导下,大家饶有兴致地学习四法精髓。同学们两两一组,指尖轻搭彼此腕间,屏息凝神感受脉象的微妙跳动,亲身体验“切诊”之趣。尽管是初次接触,那专注的神情里,满是对传统医学的好奇与探索身体奥秘的渴望。课堂气氛活跃,洋溢着求知的热情与互动的欢声笑语。
薪火相传:温暖的青春回响
这次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单向输出,更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文化交流。清浦开明中学的学子们以亲手绘制的画作和精心制作的挂坠等礼物,表达了对队员们的感谢及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这些充满童趣和心意的礼物,是孩子们最温暖的反馈与对队员们的巨大鼓舞。它们将被珍藏,成为连接大学与中学、传统与现代、传承者与未来希望的美好见证。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薪火实践团“山阳医光队”的淮安之行,正是对“躬行”精神的最佳诠释。他们走出大学校园,走进中学校园,将深奥的中医理论与鲜活的文化体验相结合,让沉寂于典籍中的“山阳医派”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在清浦开明中学的课堂上,在同学们好奇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一颗颗兴趣的种子已然播下,期待未来在更多年轻心灵的浇灌下,茁壮成长,让山阳医派的智慧薪火,代代相传,永续光芒!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