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碳”路“县”行,助力双碳

    2025-09-06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产力的不断革新进步,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与威胁亦与日俱增。因此,践行高质量发展路径,充分落实“双碳”战略已然是发展大势。为了更好地把握区域碳收支动态,为“双碳”战略的全面落地建言献策,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碳”路“县”行实践团队,依托专业与学科优势,聚焦江苏省县域碳收支情况,进行科学核算与补偿分区研究。

阶段一:夯实理论基础,绘制县域碳图

  实践以理论为先导。团队先对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政策、国内外碳收支前沿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收集,筑牢理论框架。随后,针对研究区开展碳排放现状综合调查,以获取分析所需数据。

  考虑到研究区范围较大,团队制定了“三线并行,数据辅助,广泛调研”的思路:“三线并行”即按照苏南、苏中、苏北进行地理分区,结合成员家乡分布同步推进调研;“数据辅助”通过网站获取信息,辅助线下调研提升科学性;“广泛调研”则力求覆盖城乡、多年龄段及多岗位,确保数据的全面与科学。经汇总调研结果,团队初步掌握研究区碳排放现状,明确了深入核算的方向。

586352302219541439

707479771025463141

  图 1 团队成员进行乡村调研 图 2 团队成员进行乡村调研

调研2

调研6

  图 3 团队成员进行城镇调研 图 4 团队成员进行城镇调研

  团队将相关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后,已初步掌握研究区的碳排放现状,明确了后续开展深入核算任务的方向。

阶段二:云端汇数江苏,聚焦多维碳情

  在现状调研完毕后,团队开始进行具体核算的任务。团队参考相关科学研究文献,选取相应的核算模型并进行系统分类,实现精确核算。最终得出研究区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结果,并通过修正后得出关键的碳补偿数据。之后依据碳补偿核算结果选取相应指标,借助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完成县域碳补偿分区的划分标准。

核算2

核算1

  图 5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核算任务 图 6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核算任务

阶段三:凝练核算成果,启航零碳未来

  基础的核算结果与分区标准确定后,团队将利用专业优势,实现核算结果分析与核算指标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形式展现分析结果。同时对碳补偿类型分区与碳补偿管理类型分区进行明确划分后进行组合分析,为建立江苏省县域碳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队员进行可视化分析1

队员进行可视化分析2

  图 7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可视化分析 图 8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可视化分析

屏幕截图 2025-08-17 210437

  图 9 通过腾讯会议商讨实践研究内容

  实践心得: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双碳”目标不仅是国家层面宏观战略,更是落地民生的县域行动。“碳”路“县”行团队的脚步不会停下,将持续落实绿色实践,为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347460531581101175

团队合照3

  图 10 实践团队合照 图 11 实践团队合照

团队合照2

  图 12 实践团队合照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