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西农水保学院“黄土智垒”团队创新3D打印技术助力淤地坝智能建造

    2025-09-06    阅读: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国建设号召,在中国科协牵头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承办的绿水青衿科技协会大力支持,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撑下,水保学院"黄土智垒"3D打印生态建造调研队于2025年暑期赴湖北武汉开展科技社会实践专项调研。
  7月16日起,团队先后走访长江科学院沌口科研基地、湖北楫帆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的技术考察与学习交流。在长江防洪模型实验基地,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世界最大河工模型在防洪预警与河道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听取了南方科技大学姜丽光老师关于卫星测高技术在水文研究的应用进展的专题报告,拓宽了对现代水文监测技术的认知。
  图:王彦君博士带领团队人员参观世界规模最大的实体河工模型
  图:团队听取姜丽光副研究员报告
  团队重点考察了3D打印智能建造施工现场,与企业技术人员围绕材料配比、设备操作、工艺控制等核心环节展开深入交流,并就3D打印技术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中的适用性进行可行性探讨。通过实地观摩和技术研讨,团队成员对智能建造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后续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迅速转入实验室攻坚阶段。依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施,团队开展了系统的材料研发与性能测试工作。围绕黄土、红胶泥等本土材料,添加环境友好型改性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材料配比,并尝试利用三轴试验、渗透试验、崩解试验等方法综合评价材料的工程适用性与抗侵蚀性能。同时,结合无人机航测与水文模拟技术,团队还对典型小流域开展洪水过程模拟与调洪演算,为后续坝体结构设计与消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图:团队成员使用搅拌机进行掺料
  图:材料与打印机适配性测试与打印过程展示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中国科协牵头组织下的科技志愿服务与科普行动的重要一环,也是水保学院与绿水青衿科技协会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团队紧密结合水保工程、材料科学、智能建造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将一线需求带回实验室,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面对黄土高原地区复杂的气候与地质条件,"黄土智垒"团队深知技术落地与推广绝非易事。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在中国科协及协会的持续支持下,团队正积极在实践中反复验证和调整方案,继续深入参与黄土基材料研发与自适应坝体设计工作,力争在绿色智能筑坝技术方面取得实质突破,力求让科技成果真正在黄土地上扎下根来。这是一次艰难的尝试,但团队全体成员决心迎难而上,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高校青年的坚韧与智慧。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更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投身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
  
  作者:谢子辰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