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兰州文璟学校的教室里,一场与众不同的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举起左手代表着拉动操纵杆,举起右手代表着不拉动操纵杆,现在请做出你们的选择。”片刻过后,一双双稚嫩的手悬在半空。这是山东大学乐智者哲学夏令营范增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电车难题的选择困境”哲学课,课程引入电车难题等选择困境,引导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好选择,开启一段哲学思辨的盛宴。

课程开始,范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发同学们对“选择”这一话题的思考:“晚饭你是想吃妈妈做的饭呢?还是想吃肯德基呢?可见生活中我们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又同时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进入的哲学思辨之中。“在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候,我猜大家都想做出一个好选择,那么在做选择之前我们应该考虑什么呢?”这些发问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扬着脸,迫切地想要继续这段思辨之旅。

课程进入正式讨论阶段,范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电车难题的选择困境。面对“拉下操纵杆,牺牲一个生命“和”不拉操纵杆,牺牲五个生命“这两个选项,孩子们陷入了迟疑和思考。范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同学们做出选择,而是告诉同学们三思而后行,亲身参与哲学思辨之中,想出自己选择的理由,最后再做出选择。有一位勇敢的女同学在思考后坚定地选择拉下操纵杆,她说:“我们应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得到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支持。
接下来,范老师通过不断引入新的选择困境,让孩子们推翻自己之间的选择,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在做选择之前究竟应该考虑什么?例如在第二个选择困境“器官手术”中,孩子们面对牺牲自己,拯救其他五个人的选项时,产生了迟疑。于是范老师追问为什么我们在第一个电车难题实验中确定的原则现在失效了呢?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进一步思考,范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积极讨论,有不少同学踊跃发言,整个课堂成了思辨的海洋。
在课堂的最后,范老师将同学们从哲学思考拉回到日常生活之中,通过一则校园霸凌实例告诉同学们,袖手旁观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只有正视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人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电车难题的选择困境”这一堂客,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引导孩子们对日常生活中“选择”这一概念的深度思考,为他们开启了哲学思辨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