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感悟
2025年7月底,我有幸参与了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齐鲁壮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的志愿工作。展览在济南英雄山广场举办,开幕当天多位省市领导出席,现场庄重肃穆。
作为入口引导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是维持参观秩序、指引观展路线。早晨九点准时到岗,穿上红色马甲,站在展览入口处迎接人流。参观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父母带领的中小学生,也有结伴而来的青年。面对络绎不绝的人群,我始终耐心提醒大家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参观者以老人和学生居多:老人们有的在家人的搀扶下参观,有的三五好友结伴,共同回忆年轻岁月;学生们虽无法亲自体会革命岁月,却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一桩桩真切的历史事件。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自发前来的市民、陪同孩子的家长,每个人的目光汇聚在展板上,照耀着一段段艰辛却光辉的历程。
工作间隙,我常站在展厅角落聆听讲解。当讲解员说到平顶山惨案遇难者遗体堆积的照片时,当听到台儿庄战役中战士们用大刀与日军肉搏的细节时,那些黑白影像突然有了沉甸甸的温度。尤其看到许多牺牲战士的生卒年——“1921-1942”“1915-1938”,他们永远定格在比我还年轻的年纪,我的喉咙不免阵阵发紧。
傍晚五点,展览结束时间到了。我们志愿者集合拍照留念,虽然站了一天很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充实的神情。夕阳西下,我独自登上英雄山,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驻足。塔身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夕阳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永不褪色的历史——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懂得"和平"二字的重量。它不是教科书上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具体生命铺就的道路——那个在战火中护住课本的小女孩,那些在弹尽粮绝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的青年,那位在酷刑下始终未吐露情报的战士......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今天的我们撑起了晴空。
身为新时代青年,这段志愿经历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坐标: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清醒的头脑守护真相;珍视和平不意味着安于现状,而是要凭坚实的担当筑牢和平根基。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