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心系瑶寨传薪火,叶茂乡村振兴路——南农植保实践团走进麻江县河坝村

    2025-08-21    阅读: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查万象,云链麻江”实践团
         7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查万象,云链麻江”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学院专职团干部鞠然然带领下,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河坝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印染展开深入调研。

        贵州省黔东南的麻江县风景优美,东部坐落一个瑶族人口占比超过94%的村落——河坝村。这里不仅是瑶族文化的瑰宝之地,更是枫香印染技艺的传承重镇。枫香印染技艺被称为“布上的青花瓷”,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践团在麻江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办公室姜德松的带领下,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枫香印染博物馆。麻江县瑶之韵成秀文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河坝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龙全成为团队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文化体系,包括枫香印染、瑶族服饰、瑶族婚俗、瑶年等多项非遗项目,并展示了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 

        随后,实践团前往麻江瑶之韵成秀文化工坊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龙全成进行深入访谈。龙全成详细讲解了枫香印染的工艺流程,包括印染工具等。
        “结婚后,我和妻子曹顶秀一直想把枫香印染这项技艺做大做强。”龙全成介绍,过去瑶族传统服饰仅在节日穿着,如今已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浙江、上海等地进行展示。龙成全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这就是文化自信。”作为枫香印染技艺的传承人,龙全成深谙传承才能守住传统的魂。每学期他都会在当地小学开设20节非遗课程,从一年级开始教学,六年级验收成果。龙全成说:“初期教学很困难,但最后孩子们喜欢上这项文化,看到他们交的作品,我觉得之前的付出都值得。”

        同时,校地合作为非遗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龙全成说:“我们这里是南京农业大学派驻河坝村原第一书记陈宏强帮助创办的河坝村首个‘公司+工坊’非遗基地,南农来了,公司就睡醒开始创业了。”
        最后,谈及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龙全成强调:“国家强大了,文化也跟着强大,我想让更多人喜欢我们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多与外界沟通、推广,这样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质朴的话语道出一位非遗传承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期盼,映照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
        据悉,通过系统性考察枫香印染博物馆建设现状、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团队获取了非遗技艺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将整合调研成果,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构建河坝村文化发展变迁的立体叙事体系,同时通过新媒体对枫香印染技艺进行数字化记录与推广,持续关注枫香印染的发展情况,助力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这项承载瑶族千年智慧的古老技艺正焕发新生,从深山走向世界,向更多人传递文化自信的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