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智慧银龄,手机同行”锦医学子三下乡活动纪实

    2025-08-21    阅读:
    来源:锦州医科大学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
为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丰富晚年生活,2025年7月20日,锦州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辽宁省锦州市北湖公园等生活场所,实地开展关爱老人,教老人使用手机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普及手机基本使用方法,为多名老人送去了数字关怀。
在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聚焦老人日常需求,围绕手机基础操作,便捷生活服务,防诈知识科普三大板块制定教学内容,考虑到老人学习节奏与接受特点,采用“一对一”“多对一“教学形式和”情景化演示“,手把手教老人解锁手机,拨打视频电话,使用打车软件,线上挂号就医,还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教老人识别诈骗短信,陌生来电,让老人在数字时代也能安心生活。
公园现场,精准助学
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于公园设点开展智能手机互动教学,通过扩音设备循环播放预先录制的活动宣传内容:“免费学用智能手机,助您乐享智慧生活!大学生现场一对一教学!”清晰的活动说明有效吸引了有需求的老年人主动咨询。针对每位咨询者,实践团成员均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教学服务。教学过程严格遵循老人的实际需求,均采用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对其在使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逐一进行细致解答与反复演示,确保老人能够逐步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手机助老日常无忧
志愿者们详细向老人介绍了手机的日常使用,如怎样调节音量,亮度,如何查看天气预报,线上缴费等多种应用情景,极大的便利了老年人的生活。此外,志愿者们还发现老人对手机基础保养知识需求较大,专门增加了手机充电安全、存储空间清理等内容讲解,帮老人解决“手机卡顿”“耗电快”等常见问题。一位老人说:“手机用久了总卡,孩子们帮我清理后流畅多了,还教我怎么自己保养,真是帮了大忙。”
防骗课堂守护晚年
针对老人容易遭遇电信诈骗的问题,志愿者专门增设“数字防骗”专题讲解。结合典型案例,志愿者讲解虚假中奖、仿冒子女借钱等常见骗局的识别方法,演示如何设置骚扰拦截、查询陌生号码信息,还帮助老人添加社区反诈热线为快捷联系人。志愿者提醒老人遇到可疑情况不要慌,先联系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核实,千万不要轻易转账。老人们纷纷表示,这些防骗知识实用又及时。
适老指南,智享便捷
为了便于老年人后续的学习与使用,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并制作了针对老年人学习特点的智能手机使用手册、海报和折页。宣传材料内容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采用大字体、清晰图示、分步讲解的形式,涵盖如基础操作(开关机、音量调节)、常用功能(微信通话、拍照、微信支付)、安全防范宣传(防电信诈骗提醒)等核心内容,全方位助力老人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技巧。

邻里学苑,触手可及
此外,实践团还联合周边社区,在社区公告栏、活动中心等显眼位置设立了智能手机知识宣传栏。宣传栏里不仅张贴着与公园同款的实用海报,还定期更新内容,比如新增“手机挂号”“线上买菜”等教程,配上真人示范的照片,让老年人在社区里也能随时学习。依托社区宣传栏,聚焦社区居民目光,尤其吸引老年人及其家属关注,广泛普及智能手机知识,营造“助老学用智能设备”的社区氛围,为银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添翼助力。
通过此次公园现场教学实践活动,医路远航志愿服务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以“细心、耐心、责任心”,践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在传授智能手机使用技能的同时,传递温暖与关怀,帮助老人更好融入智慧生活,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长者。

在技术飞速迭代的浪潮中,医路远航实践团的行动,在专业之外写下了生动注脚:化解数字鸿沟,从来不止于教会指尖在屏幕上的机械触碰,更在于年轻灵魂与苍老生命的共情共鸣。当这份带着温度的技术关怀真正触达每个角落,暮年时光便不再困于数字壁垒,反而能在智能时代里舒展枝叶,重新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
(通讯员王雅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