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井冈山,云雾缭绕,翠岭连绵。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衿筑梦井冈行”社会实践队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指导下走进井冈山柏露乡——一个镌刻红色记忆的精神之地,一个以“一‘露’有你”党建品牌赋能发展的活力之乡。
数字赋能:科技激活历史“新引擎”
为探寻“振兴脉动”背后的红色密码,实践队将柏露革命历史展览馆作为了重点调研对象。团队成员对该馆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发现,该馆联动了三大功能板块——革命历史展陈、VR沉浸体验与红色讲堂,年均接待参观学习者超1.2万人次,其中VR体验区参与率高达85%,显著提升了红色教育的互动性和传播力。不仅如此,柏露乡积极拓展合作网络,与中信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承接现场教学及培训活动200余场。

两百万破局:“微改造”撬动乡村“大蝶变”
“近年来,柏露村以提升人居环境与深化乡风文明为抓手,通过‘抓改造、强形象’,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在团队采访村代表袁媛青时她说到。在硬件提升方面,柏露村于2020年统筹资金200余万元,重点对柏露会议旧址周边环境及村内水、路、厕、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升级,全面完善了党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设施、公交站等“8+4”公共服务项目。在软件建设上,该村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和“五老”调解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依托道德讲堂、家风传承活动和各类先进典型评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柏露智慧:“新模式”催生共富“新动能”
以创新机制盘活红色家底,柏露乡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通过区域联动,柏露联合长富桥、塘南等村打造连片红色教育区,总体规模达2000亩,建成可容纳700人的青少年培训基地,初步形成集研学、培训与文旅体验为一体的红色产业集群。团队成员们重点调研了当地创新的“公司+村集体+村民”运营机制,据统计,该模式已带动28户村民实现本地就业,户年均增收超过2万元,村集体年经营收入突破50万元,真正实现了红色资源向经济动能的转化。


穿过97年的峥嵘岁月,实践队员们在这片焕发新生的红土地上,真切触摸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共振。扬帆新征程,奋楫向未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衿筑梦井冈行”社会实践队将担当实干、创新向上,不断提升创业干事水平,为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