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通讯员:李金玉 张弛)
暑假期间,由西北师范大学国旗护卫队18名队员组成的“赤旗筑梦 薪火传‘漳’”实践团于2025年8月9日至17日奔赴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第一中学开展了为期九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红色场馆走访到军事训练,从银幕前的感动到烈士陵园的沉思,一系列沉浸式体验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走进历史现场,感悟红色精神
8月10日下午,实践团再次参观漳县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件件文物,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以前总觉得历史很遥远,但这些实物让我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实践团成员李德全驻足在历史陈列柜前感慨道。
8月11日下午,实践团奔赴中共中央西北局盐井会议纪念馆。在那里,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盐井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纪念馆讲解员动情地介绍:“这次会议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卓越的政治智慧。”
8月12日下午,长征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年轻的参观者。展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红军战士穿着草鞋走完了两万五千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团队成员杨文雪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图为实践成员在盐井会议纪念馆内聆听革命历史讲解 团队成员常军鹏摄
国旗飘扬,传承使命
8月9日,两校国旗班成员交流会如期举行,互相分享了护旗、升旗的经验与感悟,并对双方未来寄予厚望。“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每次升旗都是对心灵的洗礼。”漳县第一中学国旗班班长张奇说道。
图为实践成员与高二级国旗班成员见面会场景 团队成员常军鹏摄
8月9日下午,新一届国旗班纳新活动在各班开展。经过严格选拔,一批新队员成功加入了这个光荣的集体。尽管训练期间有部分队员退出,但他们收获了一段艰辛的过程。
8月13号起,实践团成员展开对漳县第一中学高一新生的军事素养训练系列实践活动。操场上,学生们身着校服,即使汗水浸透了衣背,但没有人轻言放弃。“军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更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一名参训学生表示。
光影之间,致敬英雄
8月14日,实践团成员组织全体高一新生集体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一名学生影片结束后有感而发。
8月日17日早上,军训结营仪式隆重举行。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展示了几天训练的成果。校领导在致辞中勉励同学们:“希望你们把在军训中培养的好作风、好习惯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图为实践成员与第五届国旗班队员表演倒功操 团队成员张驰摄
徒步拉练,缅怀先烈
8月17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与国旗班新老队员共同徒步前往漳县烈士陵园。此次拉练全程近20公里,耗时5小时。在抵达目的地后,张老师讲述了关于杨随成烈士的革命故事。最后,全体向先辈脱帽致礼,鞠躬默哀。
图为实践成员们缓绕烈士墓一周场景 团队成员张驰摄
实践最后,部分实践团成员走进遮阳山国家地质公园,观察独特地质构造,亲身体验“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队员们在山河课堂中深化了家国认同,坚定了将青春书写在祖国最需要地方的热忱。
图为全体实践成员与漳县第一中学国旗班全体成员的合影 窦盈盈摄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经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亲身感受并且深刻理解到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希望未来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早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