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实践汇演结硕果 非遗传承启新程

    2025-08-30    阅读: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以体育人传薪火,挺膺担当正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体育学院成立“以体育人传薪火,挺膺担当正青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抚州市黎川县日峰镇十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篁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实践队在十里村“童伴之家”、篁竹村“童心港湾”举行“三下乡”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并赴日峰镇下桥村,沉浸式体验非遗“白狮”文化,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从体育赋能留守儿童成长到探寻“白狮”文化根脉,体院学子以青春足迹,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助力文化传承。
实践汇演绽活力
  实践队精心策划的汇报演出在新时代文明站顺利开展,向村民家长们完美呈现队员们连日教学成果。
  在十里村童伴之家,小朋友一大早便到教学点等待队员们的到来,汇报演出过程中,孩子们在实践队员带领下自信展示了花样跳绳项目,双脚跳、交叉跳、前后跳,动作虽简单但充满童趣;篮球技能展示中,从生涩到流畅的运球、精准的传球配合,赢得现场家长阵阵喝彩。汇报尾声,孩子们用清澈纯真的歌声表达了对实践队员的感谢与不舍,纯真的笑脸与队员们充满成就的目光交织,洋溢着汗水浇灌出的成长喜悦与浓浓情谊。
  在篁竹村“童心港湾”的汇报现场,则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为期两天的教学、习练,孩子们精神抖擞,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散打基本功刚劲有力,武术套路行云流水,传递着文化的底蕴与韵律。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响亮的呼喝,不仅是对自己刻苦练习的精彩呈现,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与由衷赞叹,是对孩子们成长的最佳肯定,也是对实践队“以体育人”初心的强劲鼓励。
非遗探寻悟匠心
  实践队赴日峰镇下桥村,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川白狮”。队员们怀着好奇之心走进传承基地。在第三代传承人邓雅明热情详实的讲解和精湛灵动的技艺展示中,系统了解了白狮的悠久历史、独特制作工艺、丰富文化内涵及充满地域风情的表演程式。威武灵动、栩栩如生的演示,深深震撼了每一位队员,让大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还与黎川文化馆文化工作者进行深入座谈。队员们围绕白狮文化的保护现状、传承困境、创新发展等核心问题积极请教,并结合体育专业视角,就如何将传统舞狮技艺融入现代体育健身、青少年体质培养、学校体育课程、乡村文旅融合等场景,激活其时代生命力与影响力,进行了广泛交流。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深化了队员们对非遗文化价值的认知与热爱,更激发了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担当。
  从红色血脉的赓续到农耕艰辛的体悟,从体育课堂的精心设计、安全防线的用心筑牢、直播助农的创新尝试,再到实践教学汇演的完美呈现与下桥村非遗文化的深度对话,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足迹深深印刻在黎川大地。
  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骄阳似火的七月画上了圆满句号。从出征仪式上怀揣好奇又略带忐忑的稚嫩面孔,到归来时满载收获的自信笑容,大家在秀美黎川留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汇演虽已落幕,非遗探寻暂歇,但体育的种子已在童心播撒,健康的理念在乡间传递,文化的根脉在交流中延续,实践的收获与感悟已内化为队员们砥砺前行、服务社会的永恒动力。全体队员将带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经历与收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