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精心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八月下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青衿筑梦井冈行”社会实践队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专家开展专题访谈,一同探寻革命文物旧居旧址保护工作背后的“守护密码”,以青春智慧助力红色基因传承。


“资金紧张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很多旧址的维护只能勉强维持。”旧居旧址管理办公室文保员陈锐坦言。实践队师生在了解情况后,结合前期对井冈山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研究积累,从创新资金使用机制和多方协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为破解保护难题提供了新视角,双方就此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那贵馆在旧居旧址保护方面有什么比较好的经验做法呢?”旧居旧址管理办公室主任宋锦华表示,尽管面临经费压力,井冈山仍通过分级保障机制着力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目前,22处国保级文物已全部完成消防、安防工程,省保级文物的安全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在日常维护中,博物馆,扎实落实三项常态化工作,每年需投入几十万元用于屋面检修、防潮防腐和白蚁防治等基础工作,通过日常通风、巡查巡检与问题台账机制,切实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革命文物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我们不仅有责任把它们保护好,更要让更多人读懂背后的精神。”汤根姬副研究员强调道。博物馆积极推进数字化展示,已完成400多件革命文物的数字化处理,并引入VR技术提升参观体验,通过科技手段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直抵人心。
图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致敬薪火的传递”AR互动故事探索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供图
图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星火燎原”720°VR全景展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供图
通过此次访谈,实践队对井冈山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地理解。队员们表示,将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把井冈山的经验和困境转化为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积极为革命文物保护建言献策,努力让调研成果服务于红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