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语’”润杞乡,同音筑梦|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扬帆志愿者先锋队推普实践谱写乡村振兴新篇

    2025-08-30    阅读:
    来源:l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
 
<meta charset="UTF-8" />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发展的钥匙。2025年8月4日至8月6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扬帆志愿者先锋队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开展的“‘语’润杞乡,同音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团队以语言服务为切入点,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文化动能。

深入调研摸底数,精准把脉探实情  

志愿者团队深入中宁县朱营社区、红宝西花园小区、百隆商厦等场所,通过实地调研、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语言使用现状,为后续精准开展推普工作奠定基础。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分组行动,在社区广场与居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日常交流中普通话与方言的使用比例以及在教育、就业、就医等场景中遇到的语言障碍。志愿者们认真记录调研数据,整理群众诉求,初步形成了针对性的推普工作思路,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提供扎实依据。

多维宣传促普及,全面提升语言意识  

团队在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通过设立宣传展台、发放推普手册、观看公益短片展播及“普通话小课堂”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增强群众对普通话实用价值的认识,有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自觉性和规范性。

文化研学促交融,乡校互动共发展  

志愿者与当地工作人员、村民共同开展语言文化研学活动,走访文化遗址和农业基地,以普通话为媒介,深化地域文化交流和双向理解,在实地走访中激发居民语言学习与传承的热情。团队走访大战场镇元丰村电商基地,学习青年主播带动农产品销售,见证了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团队参观恩和镇沙滩村张子华纪念园, 200余件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统战先驱的青春担当,让扬帆志愿者们深受震撼。这场红色教育,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望,更坚定了青年服务国家的信念。志愿者们实地参观“嗨番·全产区AI智慧运营中心”,深入了解当地冷凉蔬菜产业园项目的智慧化发展模式,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在“嗨番·全产区AI智慧运营中心”,志愿者们通过实时数据大屏直观了解到产业园的整体运营情况,这场“数字农业”的生动实践,让青年学子们对乡村振兴的科技力量有了全新认识。

 

启蒙教育润童心,语言筑基向未来  

面向幼儿及小学生,志愿者团队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语言启蒙活动,包括汉字探索、非遗拓印、名字彩绘、趣味竞技和歌唱红歌等。志愿者们走进仁和社区、红苑社区的“七彩假期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培养普通话语感,提升表达能力,有效助力儿童语言发展。活动融合文化溯源、动手实践、趣味竞技、艺术表达与情感熏陶于一体,营造出丰富多元的沉浸式体验氛围。孩子们不仅在实际参与中显著提高了普通话的应用能力,更深刻体验到规范语言所带来的魅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与情感力量。

 

企业服务提质效,语言赋能助发展  

团队前往宁夏杞滋堂健康产业公司、明阳智慧能源产业园等多家特色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在参观过程中,志愿者们实地观摩企业生产线与园区建设,详细了解企业品牌宣传、产品介绍及客户沟通中的语言应用现状与痛点。结合专业背景,团队针对不同岗位在普通话表达中的具体需求,提供了实用的优化建议和专项培训方案,有效帮助企业提升语言沟通质量与对外形象。此外,志愿者们还与杞滋堂等企业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借助标准普通话增强品牌传播力,塑造更富吸引力的品牌形象,从而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持续的语言文化支持力量。

 

电商培训增技能,话术提升拓销路 

聚焦乡村电商领域,志愿者团队通过现场模拟直播、话术规范辅导和沟通技巧培训,为地方产品推广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下一步,团队将立足语言文化优势,把“普通话推广”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让产业与文化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本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语言专业服务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系统实施“六个一”工程,扬帆志愿者先锋队不仅有效推广了普通话,更探索出推普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可复制路径,也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乡村振兴贡献了高校智慧和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