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六盘水师范学院联合深圳大学,组建“六师-深大‘逐梦引航者’联合实践团”,奔赴旧营乡中学,开展化学科普与数学教学活动。团队带来趣味性和示范性等实验,借助几何模型,以及实例与互动教学方式探索学习,为山区孩子开启科学与数学的探索之门。
(图为实践队抵达旧营乡中学时的合照留念 兰娴荣 供图)
教育调研
实践团的成员们调查问卷、谈访交流,实际分析旧营乡中学科普教育资源数字化现状与教学设施等情况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手材料,针对调查结果,针对性的进行灵活调整课程和方法,更充分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索未知。
(图为老师讲解示范实验 通讯员 雷真 供图)
六盘水师范学的学生,按照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分科目,分年级展开活动,针对乡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和探索欲。
(图为旧营乡的同学小组完成趣味实验 雷真 供图 )
在化学科普课堂上,硅酸钠溶液中逐渐“生长”出的晶体引得学生连连惊叹:“像珊瑚一样从水里长出来!”同学们通过参与实践感受化学的趣味及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探索热忱 。
(图为旧营乡的同学的课堂成果 赵丽 供图)
这次说“化”新知科普支教行,最终成了一场奇妙的双向进步和滋养。课堂上被点燃的化学兴趣,被唤醒的对科学的向往,成了孩子们成长的动力。孩子们的好奇与热忱,也实践团们明白,青年力量在于用真诚热情,为孩子搭起科学之桥,哪怕七天,也留温暖力量。
化学科普和支教,践行教育公平,是社会力量助基层教育。它带给孩子知识视野,播下科学希望的种子,为乡村人才培育注入动力。相信在各界努力下,科普支教能助力更多孩子逐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民族复兴添砖加瓦。(通讯员 张乔敏 吴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