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一支由指导老师张姣玉,成员肖婧伊、赵梦晴、曹豪萌、张凯文、李潇阳、刘豫组成的“捶拳筑梦文化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省焦作市,开展以学习和传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斜串锤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挖掘非遗文化价值,搭建传承桥梁,让这项承载着地方历史与武术精神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活动伊始,团队受到了当地村干部的热情接见。村干部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斜串锤拳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及当地为保护非遗所做的努力,并与团队成员亲切合影,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 1焦作市启心村干部与捶拳筑梦文化队于村委会合影留念
在斜串锤拳非遗传承李万江先生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正式开启了学习之旅。传承人从最基础的“三锤”技法入手,手把手教授招式要领——握拳的力度、出拳的角度、步法的配合,一招一式皆蕴含着先辈的智慧与力量。团队成员们认真揣摩、反复练习,深刻体会到斜串锤拳“刚柔并济、虚实结合”的独特魅力。
为扩大非遗影响力,团队还创新性地开启了直播教学。镜头前,传承人演示核心招式,团队成员实时分享学习心得,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观看、互动提问,本次直播获得112位观众观看、2.6w的点赞的好成绩,让未能到场的观众也能近距离感受非遗武术的风采。
图2队员认真学习非遗武术、直播教学现场
影像记录存匠心,口述历史传精神
除了亲身体验,团队还系统开展了斜串锤拳的影像记录与人物采访工作。通过专业设备,完整录制了非遗武术的经典套路,为这项技艺留下了珍贵的数字档案。同时,团队专访了斜串锤拳的代表性传承人,听其讲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故事、技艺传承中的挑战与坚守;还走访了多位受益于非遗传承的当地群众,他们中有的因练习捶拳强身健体,有的因学习捶拳治好疾病,用真实的故事展现了非遗文化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图3录制武术经典动作 采访传承人李万江(左下)武术习得者崔女士(右上)杨先生(右下)
薪火相传向未来,少年习拳续文脉
活动的重要一环,是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的斜串锤拳传承实践。团队专门组织了小学生与中学生群体,在社区活动场地开设教学专场。第二代传承人李文蔚弟子杨永旺与团队成员示范与传授。现场呐喊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少年们的活力与传统武术的刚劲相映成趣,让斜串锤拳的传承在新一代身上埋下了种子。
图 4队员教授青少年斜串锤拳非遗武术
图 5捶拳筑梦文化队与杨永旺师父、学习非遗武术的青少年们合影留念
跨村宣传拓影响,非遗之花开遍野
为让斜串锤拳走出本土、惠及更多群众,团队还专程前往周边村落开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演示、投放宣传板、介绍非遗等形式,向相邻村庄的村民普及这项非遗武术的历史与价值,邀请大家参与体验,进一步扩大了斜串锤拳的辐射范围,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
图 6于山后村进行现场演示、投放宣传板、介绍非遗,宣传斜串锤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 7与斜串锤拳文化队与山后村干部于村委会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学、传、播、录”多维度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理解了斜串锤拳的文化底蕴,更推动了这项非遗技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整理活动成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斜串锤拳,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编辑|肖婧伊、曹豪萌
文案|张凯文、赵梦晴
图片|刘豫、李潇阳
统筹|张姣玉
来源|“捶拳筑梦文化队”三下乡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