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凝聚团队力量,明确实践目标,8月16日,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青春绘绿矿筑梦古榆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学院会议室召开出发前筹备会议。全体实践队员参会,队长主持会议并就实践期间的注意事项与行程安排进行详细讲解。
会议伊始,队长首先强调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核心意义。他指出,“青春绘绿矿筑梦古榆乡”实践活动以“绿色矿山建设”与“乡村生态发展”为双主线,旨在让队员们将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相结合,在古榆乡的实践场景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同时为当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每一位队员都是长安大学水环人的代表,既要展现专业素养,更要传递青年担当。”队长的话语为在场队员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出征会议
在
注意事项讲解环节,队长从安全、纪律、专业三个维度展开,覆盖实践全程的关键细节。安全方面,他重点强调了交通出行、野外调研、饮食住宿等环节的防护要点,要求队员统一购买短期意外险,每日晚间提交安全报备信息,并现场演示了应急药品的使用方法;纪律方面,明确了团队作息时间、着装规范与言行准则,要求队员严格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尊重基层工作人员与村民,树立大学生实践团队的良好形象;专业方面,提醒队员提前梳理水文监测、环境评估等相关专业知识,携带必要的调研工具与设备,确保实践数据的准确性与调研报告的专业性。
随后,队长结合实践目的地古榆乡的实际情况,发布了
详细的行程安排。据悉,本次实践活动为期7天,将分为“调研摸底—实践服务—总结宣传”三个阶段推进:8月20日至21日为调研阶段,队员将深入古榆乡矿山遗址与周边村落,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现状调研、水资源质量检测与村民生态需求访谈;8月22日至24日为实践服务阶段,团队将联合当地政府开展“绿色矿山科普宣讲会”,为村民讲解生态保护知识,并协助当地完成矿山复绿区域的植被养护与水质监测工作;8月25日至26日为总结宣传阶段,队员将整理调研数据,形成实践报告,并通过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宣传古榆乡生态建设成果与实践队服务事迹。
会议过程中,队员们认真记录要点,针对行程细节与实践难点积极提问。“在野外水质检测时遇到复杂地形该如何应对?”“科普宣讲会如何更好地吸引村民参与?”面对队员们的疑问,队长逐一耐心解答,并组织小组讨论,鼓励队员结合专业特长分工协作,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现场氛围热烈,充分展现了实践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凝聚力。
会议最后,队长进行总结动员。他表示,前期的充分准备是实践活动成功的基础,希望全体队员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在实践中做到“多看、多听、多学、多做”,既要完成既定目标,更要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见识。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团队纪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践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绘绿矿,筑梦古榆乡”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长安大学水环学子的力量。
目前,实践队已完成物资采购、安全培训、方案优化等前期准备工作,将于8月20日正式启程前往古榆乡,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图为出征前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