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特性与植物生长的关联,提升队员们的实践能力与专业认知,8 月 18 日,实践队从西安正式启程,前往鄂尔多斯市开展为期数日的实践调研活动。
当日,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对此次实践的期待与热忱,收拾好行囊,在西安集合出发。经过数小时的行程,队伍于下午两点顺利抵达鄂尔多斯市。考虑到队员们长途跋涉后的疲惫,抵达目的地后,实践队安排了下午的时间让大家稍作休整,为后续的实践工作养精蓄锐,同时也让队员们初步适应鄂尔多斯的气候与环境。
8 月 19 日一早,实践队的成员们便精神饱满地开启了当天的实践任务。在研究生学长的带领下,大家前往当地的实验基地进行参观学习。研究生学长首先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基地的整体布局、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让队员们对实验基地有了全面且深入的初步认识。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聚焦土壤湿度测量工作,在研究生学长的指导下,开展了土壤湿度测量的数据导出操作。学长耐心地为大家讲解了数据导出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队员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遇到疑问及时向学长请教,在实践操作中逐渐掌握了数据导出的关键步骤。同时,学长还系统地向队员们介绍了测量土壤湿度的多种方法,包括传统测量方法与现代仪器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让队员们对土壤湿度测量技术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
在实验基地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研究生学长还带领队员们认识了沙蒿、沙柳等适应鄂尔多斯干旱半干旱环境的典型植物。学长详细讲解了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生态功能以及它们在当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沙蒿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能力,沙柳则能在贫瘠的沙质土壤中顽强生长等。此外,队员们还重点观察对比了土壤湿度对这些植物凝结水的影响,通过实地观察不同土壤湿度区域植物凝结水的产生量、形态等差异,直观地感受到了土壤湿度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加深了对植物适应环境机制的理解。
实践活动中,最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亲自动手实践挖掘土壤标准实验坑的环节。在研究生学长的示范与指导下,队员们分组协作,严格按照土壤标准实验坑的挖掘规范与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挖掘工作。从确定坑位、测量尺寸,到使用工具进行挖掘、分层清理土壤,每个步骤队员们都认真对待。在挖掘过程中,学长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同时向大家讲解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质地特点以及如何准确记录土壤剖面信息。通过亲自动手挖掘,队员们不仅掌握了土壤标准实验坑的挖掘方法,更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土壤研究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生态环境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此次实践队在鄂尔多斯的实践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良好平台。通过参观学习、动手实践,队员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与植物生态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相信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的成员们将继续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探索,收获更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为生态环境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