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实践队转战神木市,探秘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实验室

    2025-08-24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青春绘绿矿筑梦古榆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8月20日清晨,实践队成员们整理好行李,带着对新实践地点的期待,从鄂尔多斯市准时出发。经过一路的行程,队伍顺利抵达神木市。考虑到成员们连续实践的辛劳,抵达后,实践队先安排大家短暂休整,调整状态,为后续的实验室参观学习做好准备。
休整过后,实践队立即前往此次神木之行的核心目的地 —— 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刚踏入实验室,队员们便被浓厚的科研氛围所吸引。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与细致引导下,队员们开启了系统的参观学习。
首先,队员们来到矿井水水质分析和处理技术实验室。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矿井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当前面临的处理难题。随后,通过现场展示的水质分析仪器、不同处理工艺的实验装置,队员们直观了解了矿井水从取样、检测分析到净化处理的完整流程。工作人员还针对关键处理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解读,例如如何通过沉淀、过滤、反渗透等工艺去除矿井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让队员们对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径有了清晰认知。
紧接着,实践队走进土壤 - 植物分析测试科研实验室。这里配备了先进的土壤养分检测、植物生理指标分析等设备,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实验室在矿区土壤修复、植物适应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重点。通过展示不同矿区土壤样本的检测数据、植物生长状态对比实验结果,队员们了解到煤炭开采对周边土壤和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科研人员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对生态保护领域的认知边界。
在实验室的核心区域,队员们还参观了模拟采矿地层变化与矿区水处理利用的设备。这些大型模拟设备高度还原了采矿过程中地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矿区水资源在不同开采阶段的运移、污染情况。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模拟系统,动态展示了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方案。队员们纷纷驻足观察,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时提出疑问,与工作人员展开热烈交流,深入探讨模拟实验数据对实际矿区生态保护工作的指导意义。
参观接近尾声时,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标志性装置前合影留念。一张张笑脸定格在镜头中,不仅记录下此次充实的参观学习瞬间,更象征着实践队与科研工作者之间专业交流的良好开端。
此次神木市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实验室的参观学习,为实践队成员打开了一扇了解煤炭开采与生态保护交叉领域的大门。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接触了行业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技术,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信此次经历将为队员们后续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激励大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不断前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