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实践队圆满完成鄂尔多斯 - 神木调研返程,满载成果赋能学科成长

    2025-08-24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青春绘绿矿筑梦古榆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历经数日的实地调研与深度学习,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保护与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主题的实践队,在完成鄂尔多斯市、神木市两地核心实践任务后,顺利返回学校。此次实践行程紧凑、内容充实,队员们将理论知识与一线科研、生产场景深度融合,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认知,更在实践中锤炼了科研思维与协作能力,为后续学科学习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回顾此次实践之旅,8 月 18 日实践队从西安启程,首站抵达鄂尔多斯市,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与植物生态展开调研。在当地实验基地,队员们在研究生学长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土壤湿度测量方法,完成数据导出实操,亲手挖掘土壤标准实验坑,并深入观察沙蒿、沙柳等本土植物的生长特性,对比分析土壤湿度对植物凝结水的影响,直观理解了生态环境与植物生存的关联,为后续研究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奠定了实践基础。
8 月 20 日,实践队转战神木市,将调研重点转向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交叉领域,走进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引导下,队员们先后参观矿井水水质分析和处理技术实验室、土壤 - 植物分析测试科研实验室,近距离接触水质检测仪器、土壤修复设备,详细了解矿井水从取样、净化到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在模拟采矿地层变化的核心区域,通过动态演示系统,清晰认知采矿活动对地层结构、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以及科研人员为实现矿区生态保护所研发的技术方案。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主动提问、积极交流,将课堂所学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理论与实际科研难题相对照,专业视野得到显著拓展。
返程前,实践队成员围绕此次调研内容展开复盘交流,梳理实践笔记与数据资料,分享各自的认知与感悟。有队员表示:“从鄂尔多斯的土壤剖面挖掘,到神木实验室的矿井水处理技术学习,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受到‘理论落地’的力量,也让我明白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非对立,而是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协同发展。” 还有队员提到,亲手操作土壤湿度测量设备、观察模拟采矿系统的经历,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更让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应用场景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明确了未来的学习方向。
此次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既是实践队对 “知行合一” 理念的践行,也是学校推动学科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实践队指导老师表示,后续将组织队员对调研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形成实践报告,并通过专题分享会、成果展示等形式,让更多同学了解干旱地区生态保护与煤炭绿色开发的前沿动态,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专业兴趣与社会责任感。
从西安出发,到鄂尔多斯探生态、神木研技术,再到满载成果返程,实践队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有意义。此次调研不仅为队员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素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 “以科学之力守护生态” 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队员们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持续探索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