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韵”突围实践团寻根铸魂:以青春脚步丈量楼塔镇红色文脉

    2025-08-27    阅读:
    来源: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242班彭畅
资料梳理:构建双主线框架
7月30日-8月,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红韵”突围实践团在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二村完成实地调研后,队长立即组织成员集中梳理调研资料,通过分类整理访谈记录、影像素材和文献资料,初步构建起“红色文化传承”“古韵文脉活化”双主线框架,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突围之路。
文化印记:重温实践文化体验
团队在调研结束后对第一手资料展开系统梳理:在楼塔记忆馆,实践团成员现场观摩手艺师傅制作龙的过程,竹篾编织的龙身栩栩如生,展现了民间工艺的精妙;传艺馆内,传承人以笛、箫、二胡合奏,国家级非遗“细十番”的雅乐如清泉流淌,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明代宫廷音乐与民间艺术结合的魅力,一张张珍贵的合影也定格了代际对话的动人瞬间。随后团队参观了楼曼文纪念馆,成员们仿佛同这位矢志报国的革命女性进行了一次直抵心灵的跨时空对话,深刻领悟信仰的力量,未来更将躬身投入实践,贡献青春力量。而楼英纪念馆,绵延七百年的中医药世系与庄重的“楼英祭”民俗,彰显着先贤济世智慧生生不息的韧劲。
实践意义:注入活力,助力文化“破圈”
本次实践以“红韵”为轴,巧妙串联起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革命精神的当代回响与中华医药的惠民之道。青年学子通过零距离观摩、沉浸式对话与深度调研,真切体悟到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其足迹所至,不仅为楼塔文旅注入青春视角,更通过扎实的传播实践让传统“破圈”——活动全程被多家媒体报道,“红韵”突围实践团为大同二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让更多人注意到楼塔镇所蕴含的独特而深厚的红色文脉。
当革命红与非遗彩在楼塔的土地上交织生辉,“红韵”突围实践团以青年视角完成了对地方文脉的一次深情叩访与活力传递,对融合非遗文化与生态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基地具有重要意义。这场知行合一的旅程证明,深入乡土既是青年认识中国的必修课,更是传统文化突围焕新的关键路径。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