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供需之钥 探慢活之源——西安理工学子赴袁家村解码“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城市化浪潮奔涌、都市人渴求“慢生活”减压的当下,广阔的乡村如何精准对接城市休闲需求,激活资源禀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这一命题指明了方向。近日,西安理工大学“乡村慢行队”社会实践队深入中国乡村旅游标杆——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围绕“观光农业与城市慢生活旅游的供需适配模式”展开深度调研,探寻激活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袁家村,一个从“空心村”蝶变为年接待游客超千万的“网红村”,其成功核心在于精准捕捉并满足了城市居民对“慢生活”、民俗体验和乡土情怀的深层渴望,是研究城乡需求高效衔接的绝佳样本。带着“袁家村如何精准识别并满足城市‘慢生活’诉求?”以及“其供给模式如何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动态高效适配?”两大核心问题,师生一行5人深入袁家村肌理,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扎实调研。
供给侧探秘:匠心运营筑牢“慢生活”根基
在供给侧,“乡村慢行队”聚焦袁家村独特的运营模式。队员们深入考察发现:
业态创新,力避同质: “一店一品”策略有效保障了产品品质与独特性,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特色业态,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困境。
共享发展,利益联结: 成熟的村集体主导型利益分配机制,确保了村民在发展中广泛受益,实现了共同富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氛围营造,体验至上: 亲民实惠的价格降低了体验门槛;店员热情淳朴的服务传递出浓浓人情味;整体氛围高度还原关中本土风土人情,有效规避了过度商业化的疏离感。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满足城市游客“逃离高压、寻求放松”核心需求的关键供给。
与商户的交流印证了袁家村作为“近郊慢生活目的地”的吸引力,完善的设施、便捷的区位、稳定的营商环境及充沛客流是其经营信心的重要来源。
需求侧倾听:城市心声印证“慢活”魅力
在需求侧,队员们通过随机访谈,倾听城市游客的心声。调研发现,游客选择袁家村的核心动机集中于“近程休闲、深度民俗体验、特色味觉享受、身心放松”等方面。受访游客普遍反馈,袁家村有效满足了其对短暂逃离城市快节奏、沉浸式感受乡土文化与宁静生活的期待。同时,团队注意到袁家村作为重要研学基地,成功吸引了大量中小学团队,进一步拓宽了其客源市场,彰显了业态的复合性与强大吸引力。
青年视角:提炼经验,贡献智慧
此次袁家村之行是“乡村慢行队”研究城乡供需适配模式的关键环节。团队系统收集了丰富的供给侧运营资料与第一手需求侧体验数据。目前,队员们正对调研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解构,旨在提炼袁家村“供给-需求”高效适配的核心要素与运行机制,并识别其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城市“慢生活”需求方面存在的挑战与优化空间。
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调研形成的报告,不仅将为袁家村及类似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基于青年视角的观察与思考,更致力于为探索观光农业精准对接城市慢生活需求、高效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与学理支撑。始于袁家村的这场深度调研,正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使命与担当。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