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汪汪队流派传承小队寻访吴门医派传承人

    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汪汪队流派传承小队寻访吴门医派传承人
2025年7月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汪汪队流派传承小队走进苏州市中医院,专访了黄菲老师与欧阳八四老师。两位老师从学术传承、临床实践、现代创新等维度,为实践团成员系统阐释了吴门医派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发展,展现了传统医学流派在新时代的活力与担当。
01吴门医派:三百年传承的学术瑰宝

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
作为全国中医流派的重要分支,吴门医派起源于元末明初,鼎盛于清代,以温病学说、脾胃理论、痰瘀论治等学术特色闻名。黄菲老师介绍,吴门医派历代名医辈出,叶天士、薛生白、吴又可、徐灵胎等大家留下了《温热论》《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其“卫气营血辨证”“胃阴学说”等理论至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苏州市中医院馆藏的2000多部古籍中,不乏王宠手抄孤本等珍贵文献,为流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吴门医派的精髓在于“守正创新”。黄菲老师强调,团队正通过AI技术整理古籍,构建“叶天士AI医生”模拟系统,将传统诊疗逻辑与现代科技结合,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
 
02针灸传承:从澄江学派到非遗保护 
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
欧阳八四老师深耕吴门针灸传承,重点介绍了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的贡献。作为澄江针灸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在苏州开创针灸教育先河,并规范了361个穴位标准,其“针药结合”思想影响深远。“医学流派需具备宗师、学术思想、传承体系三大要素,”欧阳老师指出,吴门医派通过非遗项目“吴门承淡安针灸”的申报,已建立起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带教的完整传承链。
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苏州市中医院设立针灸教学门诊,通过“师生协同诊疗”模式,培养学生对舌诊辨证、穴位精准性的把控能力,让传统技法在临床实践中代代相传。
 
03医德铸魂:大医精诚的当代诠释
访谈中,两位老师不约而同提到吴门医派“悲悯之心·妙手仁心”的医德传统。黄菲老师分享道,吴门医家历来强调“贫富平等,医者仁心”,如清代名医曹沧洲为贫苦患者赊药治病的典故;欧阳教授则结合现代医疗环境,呼吁青年医者“既要扎实医术,又要常怀人文关怀”。
中医不仅是技术更是文化。黄菲老师寄语实践团:“希望你们既能沉下心研读古籍,也能拥抱AI技术,让吴门医派走向世界。”
              古籍修复                                复原经典
04结语:薪火相传,续写华章
此次寻访让薪火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中医流派传承的复杂性与创新性。从泛黄古籍到AI诊室,从师徒口传到标准化教学,吴门医派始终以开放姿态融合古今。正如欧阳八四老师所言:“传承不是守旧,创新不是离根。”未来,薪火实践团将持续记录中医流派的传承故事,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贡献青年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