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岐黄薪火队整理孟河医派林云鹏医生医案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岐黄薪火队整理孟河医派林云鹏医生医案
岐黄薪火传医案
孟河智慧续新篇◀孟河医派林云鹏医生医案整理
中医医案是中医药传承的珍贵宝库,承载着历代医者的临床智慧。2025年7月30日-8月5日,薪火实践团岐黄薪火队协助孟河医派林云鹏医生开展医案整理工作,旨在从临床实例中挖掘中医诊疗思路,助力孟河医派传承与中医创新发展。
本次整理以“传承岐黄经验,夯实临床基础”为核心目标。一方面系统梳理医案中的症状变化、方药调整逻辑,提炼针对痛经、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辨证用药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规范整理,将零散的临床记录转化为条理清晰的参考资料,助力中医药经验的传承与普及。
条缕分析辨方药
1.医案整理的细研之路
本次整理涵盖两则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医案,涉及妇科(17岁女性痛经)与脾胃科(38岁男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伴息肉)两大领域,包含7次完整就诊记录,时间跨度从2020年至2025年,涵盖病症初发、治疗调整、疗效追踪的全流程。
2.从零散记录到规律探寻
队员们首先从林云鹏医生的临床诊疗档案中选取了诊断明确、复诊记录完整、方药调整清晰的典型医案。随后按照“患者基本信息-就诊时间-症状体征-方药组成”四大模块拆分医案,重点标注了舌象、脉象、核心病症的变化,并在方药部分明确了药材剂量与特殊炮制方法(如“煅紫石英”“包蒲黄”)。接着,在对照原始诊疗记录后,核对症状描述、方药剂量的准确性,以确保整理内容与临床实际一致。最后,针对每则医案的复诊过程,队员们梳理了“症状改善-方药调整”的对应关系,如痛经患者从“少腹冷痛有血块”到“经量规律、腹痛缓解”的治疗思路变化。
症变方移皆有章
这些医案生动诠释了孟河医派“辨证精细、用药灵动、注重整体、兼顾标本”的核心特色——如胆反胃炎案中对胆胃关系的精准把握,彰显其“审证求因、丝丝入扣”的思辨特点;痛经案中随经期阶段调整治法,体现其“治分缓急、顾护正气”的诊疗智慧,更延续了孟河医派“汇通古今、注重实效”的传承精神。
通过本次医案整理,小队形成了《暑期实践医案整理集》,包含“痛经诊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诊疗”两大篇章,每篇章按就诊时间顺序呈现完整诊疗过程,附症状变化对照表与核心方药清单。其提炼出两类病症的核心诊疗规律:针对痛经“寒凝血瘀”证,总结出“温经散寒(如小茴香、仙灵脾)+活血化瘀(如益母草、蒲黄)+安神助眠(如炒枣仁、夜交藤)”的综合治疗思路;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梳理出“健脾和胃(如炒白术、陈皮)+理气降逆(如苏梗、木香)+温肾助阳(如仙灵脾、菟丝子)”的用药逻辑,且医案显示患者经系统治疗后,胆汁反流症状最终痊愈。
岐黄薪火手手传
薪火队本次的医案整理工作,不仅是对林云鹏医生临床经验的梳理,更是对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鲜活传承。未来,团队将继续扩大医案整理范围,结合更多临床科室的典型案例,开展医案解读分享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诊疗魅力;同时,将整理成果纳入实践学习档案,为后续学子提供实践参考,以青春力量持续推动中医药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