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医”脉溯源实践小队探源“丁氏痔科”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医”脉溯源实践小队探源“丁氏痔科”
【导语】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立言也。清代医家叶天士的箴言,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氏痔科医术”十代传承的真实写照。
2025年8月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医”脉溯源实践小队赴南京市中医院,在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皇甫少华的引导下,深入调研了丁氏痔科何以长青数百年。
一、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01历史绵延,涛涛似水
源自清朝康熙年间的丁氏痔科医术,历经十代传承,迄今已走过300余年的历程。丁氏一族的行医轨迹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以“半耕半医”为业,秉持“世医祖业要常存,子子孙孙传承无穷尽”的祖训,逐渐将丁氏发扬光大。至民国,丁氏子弟行医足迹已遍及汉口、芜湖、南京、泰州等地,江南江北,一脉相承。
新中国成立后,丁氏痔科医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956年,第八代传人丁泽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凝聚家族百年心血的秘方、药物、器械及医技无偿捐献给南京市中医院,创立肛肠科。此举开创了从家族传承到国家平台发展的新纪元。
如今,由丁氏医术奠基的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已成长为拥有5个亚专科方向,7个病区,327张床位,年门诊量突破1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达1.5万人次的全国重点专科和学科高地,社会影响力广泛。
02技术创新,破局而立
①枯痔疗法的改良之旅
“诸痔欲断其根,必须枯药”,明代《外科正宗》的记载奠定了枯痔疗法的千年根基。丁氏痔科第六代传人丁三祝将祖传秘方枯痔散传于后人,该配方虽药效显著,但因含白信石(砒霜),而毒副作用亦强,丁氏传人历代致力于改良此方,以解千万病患痔疾之苦。至第八代传人丁泽民直面砒霜之困,实现了关键性突破。
①丁泽民教授大胆去砒改液,去除白信石,将药剂改为无砒枯痔液,以明矾15 g、胆矾 2 g配成100 ml溶液,与原有枯痔散疗效相当而安全性跃升。
(排版)“改无止境,更上层楼”
↓
②20世纪80年代,丁教授依“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理论,研制矾黄消痔液,使无砒枯痔液从坏死剂转化为硬化剂,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配制方法为明矾15 g、黄连20 g、鞣酸 0.7 g、普鲁卡因5 g、甘油100 ml加注射用水至1000 ml。这一改良获南京市优秀科技成果奖,更催生了经典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惠及千万患者。
②分段齿形结扎疗法的研究之程
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牡痔》中就记载了痔结扎术——“系以小绳,剖以刀”。丁氏痔科第七代传人丁辅庭承袭古法,至丁泽民教授实现了质的飞跃。他融合了现代解剖学与生理学原理,创新性提出了“分段齿形结扎术”。该疗法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痔核,显著降低术后肛管狭窄、括约肌松弛及黏膜外翻等风险,避免传统分次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反复创伤与痛苦。
二、以无我之仁心,成就大我之良医
01医者仁心,疗治疾病
“先为人,再为良医”——这则镌刻于丁泽民教授故居的家训,不仅承载着丁氏痔科传承百年的精神血脉,更贯穿了他鞠躬尽瘁的一生。
丁教授曾遇到过一位患有巨大环状混合痔(直径达十几公分)的病人,患者因病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多次想自杀。有医生建议做人造肛门手术,但患者坚决拒绝。丁泽民教授得知后主动关心病人,甚至让经济困难的患者住在自己家里,最终用枯痔疗法和结扎疗法治愈了患者。此后二十年,每逢中秋,患者必寄一盒月饼以表感谢。这盒月饼虽轻,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医患深情,其事迹在医院内外传为佳话,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温暖的人文关怀。
02大医精诚,硕果累累
作为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泽民教授成就斐然,他于1956年创建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奠定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基石。丁教授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又被授予江苏省、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任首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会长,1984、1989年两次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授予“国家级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95年被评为“南京市科技功臣”。1995年任第五届亚太地区肛肠学术会议大会执行主席。
三、循着时代脉搏,拓肛肠中心新征程
01融古通今,守正创新
丁义江教授作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肛肠病专家、丁氏痔科第九代代表性传人,始终秉承“守青囊之真义,汲时势之活水”的宗旨,在新时代成功推动丁氏痔科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他牵头于南京市中医院创建了排便障碍性疾病诊疗平台这一品牌项目,整合盆底功能检测、诊断与治疗核心环节,构建起多维度一体化的国际前沿诊疗模式,为全国各地肛肠科培养了大量盆底治疗师,显著提升了该院肛肠学科的全国影响力。
丁教授在担任科室主任期间,先后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盆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他成功主持举办多届“全国结肠外科论坛”及“第十四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结直肠外科论坛”,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极大促进了国内外肛肠学科的深度交流,更将丁氏痔科的百年传承推向新的高度,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声誉。
在排便障碍性疾病诊治方面,丁义江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理念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以恢复大肠“通降”生理功能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精准的现代医学诊断与深厚的中医辨证相结合;三大法宝:中药内服调理全身、外治法解决局部、行为指导巩固远期疗效;四大原则:系统化评估、个体化治疗、综合化干预、全程化管理。
02 专科崛起,举足轻重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正是丁氏痔科在新时代发展最好的映射。其作为全国中医肛肠领域的标杆,自“十五”时期起连续三届(“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进入“十三五”,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并作为全国中医肛肠专科联盟牵头单位,辐射161家医院,承担跨省域疑难重症诊疗与技术推广任务。2023年,凭借深厚积淀与综合实力,中心直接入选“十四五”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序列,彰显了其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引领作用。
结语:守真者敢破局,扎根者自参天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丁氏传人以仁心之志,怀创新之向,跨越时代长河,破解疾患难题。在此次探访之程中,“医”脉溯源实践小队深深感悟到:枯痔之术历久弥新,因以患者之需为薪;岐黄之道生生不息,因以时代之问为斧。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