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20250827-南师大学子暑期实践:对话今世缘多岗位从业者

    2025-09-06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 | 南师大学子对话今世缘酒业岗位从业者探寻酒业发展新路径

 
为搭建校园与企业的深度沟通桥梁,帮助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学子明晰行业发展趋势、规划职业方向,2025年7月12日至8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今世缘职业探索实践-校友专访:解码白酒行业,赋能职业蓝图”实践团队的10名学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翟云秋老师、学院辅导员徐璇、刘启成老师的协助下,通过线上访谈、线下讨论等形式,对今世缘酒业的三位南师大校友——酿酒中心主任助理甘甜、研究院贾建瑶以及物资签样岗职员王秀,围绕企业生产、研发、质量管控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挖掘行业前沿动态与职业成长经验,为食品院学子拓宽职业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高层次、系统化的参考。
 
精心筹备:多维度打磨,确保访谈实效
 
访谈筹备工作自启动便在学院副书记与辅导员指导下有序推进。前期,食药院学子紧扣“酒业发展趋势与职业适配”核心主题,结合食品、制药工程相关专业特色,围绕今世缘生产、研发、质量管控三大板块,梳理出“行业核心趋势”“岗位能力要求”“应届生成长路径”等六大类核心问题方向。为让问题更精准,团队多次线上研讨,结合行业报告与课程知识打磨提纲,既纳入“生产智能化落地”“新酒饮研发痛点”等专业问题,也涵盖“轮岗对职业成长影响”“在校生实习建议”等贴近学子需求的内容。
 
同时,学院协助实践团队与今世缘搭建高效沟通渠道,提前对接嘉宾岗位特性与时间安排,并结合三位从业者的领域调整提纲:生产岗侧重“工艺标准化”“基层锻炼模式”,研发岗聚焦“新酒饮市场数据”“技术创新方向”,质量管控岗围绕“国标要求”“实操风险点”优化问题,保障内容契合岗位实际。团队提前做好腾讯会议测试、记录分工、设备调试等准备,确保访谈顺利进行。
 
生产端:智能化与标准化双轮驱动,夯实品质根基
 
谈及生产部门工作经历,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2023届校友、今世缘酿酒中心主任助理甘甜分享了自己从基层技术员到主任助理的成长历程。他提到,生产工作虽看似“枯燥乏味”,但酿酒行业千年传承的工艺中藏着诸多“奥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近1-2年,今世缘生产部门的核心发展趋势聚焦“标准化”与“智能化”。标准化要求生产各环节严格遵循既定规则,避免随意性;智能化则是传统行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以今世缘新建车间为例,此前需100余人的传统车间,如今半智能化、全智能化车间仅需10余人即可维持运转,大幅降低人力依赖。甘甜表示,劳动力缺口问题(如年轻人因“劳动强度大、回报低”不愿从事传统行业)是推动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甘甜指出,老一辈消费者饮酒量减少,年轻群体更倾向“喝好酒”,这倒逼生产部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践行“多产酒、产好酒”的目标。对于应届生求职,她建议,生产部门更看重酒企实习经历,新人需通过“跟班生产、三班倒”的基层锻炼补足实地操作能力,同时培养“符合流程、符合标准”的生产思维,主动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以对接多部门工作。
 
 
研发端:低度新酒饮成新赛道,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2024届校友、今世缘研究院的贾建瑶主要负责低度新酒饮开发项目,她介绍,当前中国饮酒市场正经历变革,传统白酒消费增长放缓,而低度酒、果酒等新酒饮年增率超2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Z世代是主要消费群体,RIO、梅见等品牌的热销便是有力证明。
 
推动新酒饮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三:一是政策调整,禁酒令导致高端白酒政务消费场景缩减;二是消费主体觉醒,18-30岁年轻人占预调酒消费群体的71%,他们对高度白酒接受度低,更追求风味创新与场景适配;三是健康消费理念普及,如米酒因富含营养且酒精度低(5-15度),契合“健康养生”需求。
 
不过,新酒饮研发也面临挑战,传统基酒与草本、水果等成分结合时,易出现沉淀、风味衰减等问题。对此,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瓶颈,例如金钗石斛配制酒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升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部分企业应用风味图谱技术确保产品风味一致性。贾建瑶认为,未来新酒饮领域将在功能性深化(如添加药食同源成分、推出低糖产品)、场景化创新(如便利店调酒套装、露营专属产品)、全球化布局(如拓展东南亚市场)三大方向迎来机遇。
 
 
 
关于给学弟学妹们的经验分享,她建议从四方面入手:储备发酵工程、风味化学等多领域知识;关注配制酒相关政策法规与行业专利;参与技术研讨会、消费者调研积累实践经验;通过电商数据、行业报告培养市场敏感度。
 
质量管控端:细致为要,轮岗需平衡广度与深度
 
南师大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食品专业2024届校友、今世缘物资签样岗位的王秀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程:在性价比开发与测试完成后,依据国标7718审核物资版面信息,排查功能性问题,先签彩稿草稿、再签实物彩稿,确认无误后交付厂家批量生产,目前该岗位暂未应用数字化工具。她强调,“符合国标7718”与“细致严谨”是工作核心,一旦出错可能引发批量问题。
 
谈及轮岗经历,王秀表示,此前三个月的物资检验岗位学习为当前工作奠定了基础,但频繁轮岗也存在“仅学皮毛、难以深入”的问题。她结合自身经历建议,若选择研究类岗位需确保专业对口,避免因“专业不匹配”导致压力过大;职业发展中,应在单一岗位沉淀1-2年以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对于想进入企业工作的学子,她给出实用建议:提前了解企业情况,培养职场服从性;在校期间多向从业者请教、实地考察企业、参与实习;结合个人能力、专业匹配度、工作地点等因素综合选择职业,而非盲目追求“大企业”光环。若想紧跟行业趋势,可关注企业公众号推文,并与在职学长学姐保持沟通。
 
本次活动以“深化产学研融合,助力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目标,聚焦白酒行业全链条运作,围绕生产管理、技术创新、质量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通过线上面对面访谈、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剖析行业生态与发展前沿。实践团队不仅获取了一手行业信息,更深入了解到企业对于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从而为在校生拓宽职业视野、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高层次、系统化的参考。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从校友真实的职业历程与成长经验中,深刻感知到白酒行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持续的科技变革,进一步增强了对专业认同和行业前景的信心。此次访问不仅是一次企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和“行业认知课”,是学院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此次访谈不仅让南京师范大学食品制药工程学院学子深入了解了今世缘在生产、研发、质量管控等环节的实际运作与行业趋势,更通过前期系统筹备与现场深度交流,获得了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未来,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构建更多元、动态的实践平台,持续赋能学生成长,为未来衔接职场、投身酒业相关领域提供了有力参考,助力每一位学子在国家大健康产业和传统食品工业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与职业理想。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