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融绘本之韵,筑美育课堂——小学低年级爱与成长主题绘本美育实践

    2025-09-26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摘要:聚焦小学低年级的美育课堂,以爱与成长类主题绘本为切入角度,深度探索情境创设策略,通过分析绘本在美育教育中的关键意义,把国内外研究背景跟小学美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展现当下现存的弊病,进而给出创新性手段,表现出对学生审美素养、情感认知等方面起到的积极功效,旨在给小学低年级美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美育课堂;爱与成长主题绘本;情境创设

第一章、引言

美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具有深远意义。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启蒙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此阶段有效开展美育教学将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绘本,被称为“伴随孩子一生的书”,具有图文并茂、故事性强、充满童趣等特点,契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成为美育教学的优质资源。而爱与成长主题绘本,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与人生哲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助力美育目标的达成。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它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走入小学课堂,但是如何有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美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1契合认知特点,激发审美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占主导,他们对色彩明艳、形象活泼的事物充满好奇与兴致,绘本内漂亮的插画、简单易懂的文辞,能很快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对美的觉察与探求,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采用充满童真的画面和温馨的文字,勾勒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浓浓的爱怜,学生于阅读过程当中,被画面里细腻的情感跟可爱的形象所打动,由此对绘本中展现的美产生浓厚兴致,主动去体验、去摸索。引发这种兴趣是美育的关键起点,为学生之后审美能力的培养筑牢基础。

2.2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感

爱与成长主题绘本一般蕴含着多样的情感元素,诸如亲情、友情、果敢、坚守等。学生在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通过进入角色情境,品味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感,进而充实自己的感情世界。《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讲的是爷爷用智慧跟爱,把旧毯子反复翻新,为小孙子弄出各种神奇物品的故事。学生在体会爷爷对孙子那深沉的爱时,内心也会被这样的情感打动。这种情感体验可推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使他们更敏锐地觉察生活里的那些美好,并对美的事物形成正向的情感反馈。

2.3铺就多维之路,促进全面发展

绘本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它能起到培养孩子读图能力,提升观察及想象本领,带动认知层面发展的效果。依托故事情节及人物刻画,绘本阅读实现美学教育与学习的融合,使孩子体验阅读的快乐,全方位促进语言、智力、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国内外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

3.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美育领域中,陈晖在他的《教室里的图画书阅读》一文中谈到图画书是一种优质的儿童教育资源。近年来绘本阅读教学逐渐引起学校的重视,教师们渐渐认识到绘本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身心发展及美育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绘本更容易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找到适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方法也是广大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然而,目前国内的研究在主题绘本的美育课堂情境创设策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国外美育领域中,绘本教育的应用研究深入程度较高,许多国家把绘本纳入学校教育范畴,来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手段。美国绘本教育凸显跨学科融合,把绘本跟语文、艺术、科学等学科组合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增进综合素养。

3.2小学低年级美育课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低年级美育课堂在运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绘本的美育价值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其在审美教育方面的潜力。邸文娟在《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分析出了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绘本认识不足、教学目标缺乏层级、绘本选择随意盲目、“图文合奏”理解不足、教学策略运用单一等。同时,绘本制作精美,价格偏高,不适合大量普遍推广。因此,教师应结合美育要求及学生个体差异性,灵活选择绘本主题与教学方式,选择少而精的绘本进行针对教学,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丰富情感体验。

第四章、基于爱与成长主题绘本的美育课堂情境创设策略

4.1故事导入,营造情感共鸣情境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感染力的爱与成长主题绘本,通过生动的讲述,将学生带入绘本所描绘的世界。《逃家小兔》是一本温暖有爱的绘本,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贯穿了兔妈妈对兔宝宝不离不弃的母爱。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和适当的提问,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爱的珍贵并学会感恩。这种情感共鸣,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绘本中的爱与成长主题,激发他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珍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审美能力。

4.2角色扮演,构建沉浸式体验情境

让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以《逃家小兔》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演绎小兔想要离家出走,兔妈妈始终不离不弃寻找它的故事。学生贴好小兔胸牌,与老师随音乐做兔子跳动作进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母爱。同时,沉浸式的体验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育课堂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4.3问题引导,创设思维启发情境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在《逃家小兔》绘本中,小兔说,“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我就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鸟,我就变成大树,好让你飞回家。”根据以上语句,教师可提出让学生尝试用“如果就⋯”的句式造句。也可以在课堂末尾联系生活提问,如,妈妈的怀抱温暖吗?妈妈做的哪些事情让你感觉她是很爱你的?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由绘本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感受并理解妈妈无私的爱。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美育与思维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五章、创新措施及对小学低年级美育的影响

5.1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强情境创设生动性

采用多媒体手段,将爱与成长这一主题的绘本制成动画短片,在课堂之上进行播放,把静态的绘本画面动起来,声音更加多姿多彩,如此多媒体呈现方式可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感官,让他们更深度地沉浸到绘本营造的情境里面。借助一些AI软件工具,将绘本插图生成视频,并配上说明性文字,或根据文字和图片,生成一段有助于教学开展的新视频。多媒体技术可用于展示跟绘本相关联的拓展资料,诸如画家创作的背景资料之类,扩大学生的审美眼界,加深他们对绘本主题的把握。

5.2开展家校合作,拓展美育课堂空间

美育不只是局限在学校课堂,家庭同样是开展美育的关键地方。开展家校携手合作,可以扩大美育课堂的空间,让学生在更广大的环境里得到美育的熏陶。教师可以跟家长一起合作,共同实施绘本阅读活动,在阅读完成后马上进行交流分享,并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美妙事物,将绘本中爱与成长的主题跟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孩子在生活日常里感受美、铸就美。凭借家校配合的方式,集聚教育合力,为学生的美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推动。

5.3鼓励绘本美育,赋能低段成长

针对绘本价格偏高的问题,班级可以建立绘本图书角。每位同学可买一本绘本,积少成多,共享优质资源,让孩子们低成本接触多元多样绘本。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创作简单绘本,从内容构思到手工绘制,不仅锻炼了想象力,也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助力低段小学生在美育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第六章、结论

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召唤。儿童作为新时代的未来接班人,需从小打好美育基础。绘本阅读教学采用寓教于乐和贴合儿童认知的方式来培养儿童发现真善美的能力,也在扩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审美与分辨的基本能力,是实现儿童美育的发展平台。

凭借爱与成长主题绘本开展小学低年级美育课堂情境营造,是促进小学低年级美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靠着深入挖掘绘本的美育价值,采用多样化的情境规划策略,并融入创新招数,能切实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扩大他们的情感体验,拓展他们的审美素养。但在实践操作的时候,依旧需要教育工作者持续探索与改进,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跟需求,灵活采用多样教学手段与方法,让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的美育课堂发挥更大效能,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筑牢坚实的美育根基。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