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曲园七秩·薪火承韵"实践团以宣讲为媒,走进三所高中,通过特色PPT展示与沉浸式宣讲,将曲阜师范大学七十年校史、育人成果与青春故事娓娓道来,在高三学子心中播撒下梦想的种子。
一、匠心筑基:打造有温度的宣讲载体
为构建立体化展示体系,团队成员以"历史-现状-未来"为脉络,精心打磨宣讲PPT。校史板块中,成员们深挖档案馆资料,将建校初心、学科突破、科研成果以时间轴串联,配以泛黄的老照片与现代实验室对比图,让校史"活"起来;硬件设施展示时,他们顶着烈日拍摄教学楼晨光、图书馆夜读场景,精选30余张照片呈现"智慧校园"风貌;大学生活板块则收集50余个校园活动影像,从学术文化节到社团嘉年华,用动态画面展现青春多元可能;成长路径案例库中,12位优秀学子的支教日记、活动策划书等原始素材,成为最生动的"成长教科书"。
二、协同攻坚:构筑有保障的宣讲体系
面对三所高中不同的教学安排,团队建立"总协调+分对接"机制:联络组通过20余通电话、15封邮件敲定宣讲细节,根据巨野一中晚自习安排调整为"错峰宣讲",为牟平育英艺术中学定制"艺术生专场";物资组准备3套备用设备、200份校庆文创,制定"5分钟应急预案";宣讲组开展8次模拟训练,优化手势语速,确保40分钟宣讲精准流畅。安全保障方面,团队统一预订合规车辆,配备应急药箱与联络卡,实现"零事故"目标。
图:实践团队合影鹿青媛摄
三、青春对话:点燃有力量的梦想火种
当PPT翻至校训石特写时,巨野一中教室响起轻声惊叹;播放实验室操作视频时,牟平育英学生不自觉前倾身体;分享支教故事时,石家庄十七中几个女生悄悄抹泪。"原来大学可以这样成长"的感慨此起彼伏,互动环节50余只手同时举起。一位男生在纸条上写道:"看到学长学姐的笔记,我觉得高考更有方向了。"这样的瞬间,让宣讲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他们不仅是信息传递者,更是精神火炬的接力者。
此次宣讲覆盖800余名高三学子,发放调查问卷显示,92%的学生表示"对曲园产生强烈向往",87%认为"获得了实用的大学规划建议"。曲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评价:"这种有温度的宣讲,比招生简章更打动人心。"
薪火永续:让青春宣讲成为成长课堂
从PPT的字斟句酌到宣讲现场的随机应变,从物资准备的细致入微到安全保障的万无一失,这场实践让团队成员收获了超越任务本身的成长:有人掌握了资料挖掘的技巧,有人提升了公众表达能力,更多人懂得了责任与传承的分量。正如团队日志所写:"我们传递的不仅是校史,更是一种踏实奋斗的精神基因。"未来,这支青春宣讲团将继续优化内容、创新形式,让曲园薪火在更多青年心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