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绘雪梨,田野悟农心
“这颗雪梨画得像真的!连果皮上的小斑点都有呢!”灌阳县黄关镇永富村的夏令营教室里,孩子们举着刚完成的绘画作品欢呼雀跃。近日,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耘灌野,沃土兴新”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永富村,一边走进果园,采访种植户,记录耕耘故事;一边开设夏令营,让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独属于家乡永富村灌阳雪梨的“甜蜜印记”,在田野与画室的交融中,播撒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种子。

图 1“青耘灌野,沃土兴新”乡村振兴促进团合影留念
果园访农:听果农讲雪梨的成长密码
“这灌阳雪梨呀,得经过多道工序,少一步都不会这么好吃。”在青葱茂密的雪梨果园里,种植户大叔指着挂满枝头的青黄果实,细数这些年来有关雪梨、李子等种植心得。实践团成员们带着自己的笔记本和相机,穿梭在果园与农户家中,从“春天忧倒春寒”到“夏天治病虫害”,从“传统销路愁卖”到“未来电商助农胜”,将果农们的辛劳与智慧一一记录下来。
“以前觉得梨子就是从商超里面可以买到,看到果农们顶着炎热夏天在果园里面辛苦采摘,才明白每颗果子里都藏着无数辛勤的汗水,商超里面躺着每一个果子都来之不易。”。从老一辈传下的种植技艺,到书记支书带领农户勇敢尝试新方法新途径,实践团在与农民的对话中读懂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哲理。

图 2实践团与村民进行交流
画室绘心:让孩子们笔下的“家乡味”活起来
“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家里雪梨的样子,在我们的画纸上画出你心目中雪梨”教室上,实践团成员有的蹲在孩子身旁,手把手教孩子们在画纸上画雪梨。有的孩子会在雪梨上添上笑脸,也许这是果农们摘下雪梨后脸上洋溢的丰收的喜悦吧。

图 3实践团成员组织绘画活动
青春聚力:在乡土实践中读懂“乡村振兴”
采访调研时,果农们最常说‘希望更多人了解知道我们灌阳雪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最为感慨的就是永富村的村民对灌阳雪梨可以扩大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灌阳雪梨,尝到这甜蜜的雪梨的渴望。
从村里的挨家采访,到教室里的沉浸创作,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既要守护好田间产业,也要滋养好乡土文化的“软实力”。正如孩子们画中饱满的雪梨,永富村的未来,正在耕耘者的手中、在年轻一代的心里,悄然迸发出无限可能。

图 4果园热情的果农阿姨
活动尾声,实践团与孩子们捧着画作合影,手中是沉甸甸的果实,眼前是一张张绽放的笑脸。这场关于“果实与画笔”的相遇,不仅让乡村振兴以更鲜活的方式扎根童心,更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敲出最热烈的音符,谱出最美好的华章。

图 5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