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晋阳薪火队专访傅山医学传承人李利民先生

    2025-09-05    阅读: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薪火实践团
【薪火流芳·特色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实践调研】薪火实践团晋阳薪火队专访傅山医学传承人李利民先生
 
2025年7月13日,时值傅山先生诞辰418周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晋阳薪火实践团四名成员深入中华傅山园,专访傅山学术研究会资深学者、傅山医学传承人李利民先生。本次访谈聚焦傅山医学思想精髓、当代传承困境与创新路径,为探寻特色中医流派活态传承提供关键实证。
采访对象和流派简介
傅山传人——李利民先生
李利民,傅山传人,国家职业中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中华傅山园医药园园长,师承全真龙门傅山派创始人中元道人、经方扶阳派创始人赵杰,期间经多位名师指点,修习研究中医导引术、伤寒论、经络催眠等。主张应用自然、安全的方法,使身体气血恢复的同时,进行自愈。
傅山医派简介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末三大儒”。

傅山妻子张静君系万历进士张浒(忻州人,为官廉直耿介)之女。她自幼受良好教养,聪慧贤达。婚后与傅山情深,不幸于傅山26岁时病逝,留五岁幼子傅眉。傅山痛失爱妻后誓不复娶,终生怀念,其悼念之言“人生爱妻真”印证了二人深厚情意。此情亦成其钻研医学(尤擅女科)的动因。
故其医学成就卓著,尤以妇科为精,后世尊为“医圣”,形成独具晋阳特色的傅山医派。
傅山融通儒、释、道三家,将道家“天人相应”、儒家“致中和”思想注入医学,提出“医道同源”核心理念。相对于张仲景六经辨证传统,傅山首创经络辨证体系,强调“气机升降”为生命之本(《傅青主女科》)。

他认为妇科疾病,以肝系为核心,提出“妇科以调肝为先”,创“完带汤”“清经散”等名方,其中重用白芍柔筋通络(量超柴胡),疏解气血壅滞。其注重整体联动,以肝为枢纽,联动脾、肾、冲任二脉,形成“疏肝-健脾-固肾”三维诊疗模型。
《傅青主女科》为中医妇科四大经典之一,与《男科》《本草秘录》等构建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傅山故园中的深度对话
以道为本,不以术尊
李利民先生指出傅山先生的主要特点在于傅山先生以更深层的“道”为准,而不是简单的传承实用的技术。他指出现在的流派传承过程中多以传承术为主,而傅山先生的思想应该称作“道”,是真正的思想。
李利民先生还提到,历史上除张仲景先生被称为医圣外,傅山先生也被称为医圣。他生动的将张仲景先生比作一座山,把傅山先生比作山上的峰。在点明傅山先生在中医史上的地位的同时点出了“道”的精髓:学习前人的思想,但不止于学习,要在前人的思想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再应用于临床。
李利民先生用直截了当又生动的语言诠释了傅山先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在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傅山先生思想之独特的同时对比了“道”与“术”的区别,使队员受益匪浅。
传承之困,环境之苦
当提到流派传承之困难时,李利民先生同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为队员点明了许多流派传承真正的困难: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大多心浮气躁,不以道荣而以术尊。李利民先生指出,由于生活节奏太快,大多人都偏浮躁,学习时更偏向于“术”,拜师学艺往往都是“教我一招”,极少人会静下心来慢慢学习“道”。这使得以“道”为主的傅山思想虽传人不少但后继无力。
但李利民先生也用生动的语言指出了学习“道”的优势:“道”其实约等于把规律总结成一个可在不同领域套用的公式,只要悟到了这条公式,便可以将思想融会贯通,得到不仅是医学方面的提升。

学习之路,追根溯源
当问到李利民先生对杏林学子的建议时,李利民先生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提供了一条实用的建议:当所学的知识相互矛盾时,不妨追根溯源,寻找共同之处。以比辨证方法为例,李利民先生告诉队员:无论是六经辨证还是脏胕辨证,都是给人辨证,而人是依靠正常的气机维持功能正常,所以不管是哪种辨证方法其实都是辨证气的位置与运行状态。这珍贵的建议无疑会成为队员们学习过程中的指路明灯,为学业助力。
结语
本次采访揭示了傅山医派思想以“道”为本的内核,使队员在认识到傅山医派思想之独特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傅山先生思想。作为杏林学子、新一代中医人,我们应当谨记李利民先生的教诲,平心静气、以“道”为本。也愿傅山医派薪火相传,激励每一代中医人。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